山东地区鸭坦布苏病毒病的流行病学调查
从2010年4月我国发生了一种可引起鸭产蛋量下降、采食量减少的新发疾病,后来确定该病由鸭坦布苏病毒(DTMUV)引起。该病传播速度快,大范围爆发。
浙江首先发病,之后蔓延至养鸭比较密集的福建、广东、广西、安徽、江西、江苏、河南、河北、山东和北京。该病主要感染鸭,鹅也有感染报道。
此病在山东省传播速度极快,据记载我们实验室接诊的病例最早来自德州的禹城、平原等地,随后济宁、泰安、菏泽、滨州等地的各类鸭群都有发病送诊,目前,该病仍在广泛流行,给我省及全国的养鸭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严重威胁养鸭业的健康发展,国内学者和生产者对该病持续关注。因此,了解山东地区DTMUV的流行动态及病毒基因的变异情况,掌握该病的发病规律,观察病鸭的临床症状及病理学变化,对该病的诊断防制及DTMUV的变异规律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从未免DTMUV疫苗的不同品种鸭群中共采集血样3865份,用阻断ELISA的方法进行DTMUV抗体检测发现,2016年9月份以来,不同地区的商品肉鸭、后备种鸭和商品蛋鸭群绝大数存在DTMUV感染。感染率最高的是蛋鸭群,阳性率为55.5%,其次是肉 ...
附件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