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nv 发表于 2011-11-16 12:05 
如果海底捞的定位就是街头的火锅店加上“滥用服务”,必定做不长久,因为最终要靠什么,要物质而不是精神来 ...
如果你去吃过海底捞,或者是看过比如黄铁鹰老师写的《海底捞你学不会》的话,可能会体会到海底捞已经走上一条不归之路、别人无法模仿之路,如履薄冰。
海底捞本身就是从街边卖四川最没有特色的麻辣烫起家的,缘于草根,而它以服务取胜又源于张勇和杨小丽的为人品质,对客户宽容,对客户需求的体贴,还有就是为人的真诚。尽管到了企业发展壮大了之后,有了对员工服务的考核,可能导致了某些员工“滥用服务”的情况,这个并不是提供优秀服务的初衷。
楼主提到一个非常好的问题:那就是海底捞怎么才能够做长久,怎么才能够把这种良好的服务适当地运用到日常的运营中去。
火锅至少在四川,那是相当常见的东西,每一条街上,至少有一家火锅店,去过成都的人或许还有这样的印象,那就是当火车慢慢开进成都的时候,能够隐约闻到火锅的气味,说明火锅店在成都可以用不计其数来形容,也就是四川火锅行业竞争十分激烈,在这种情况下,价格战那是肯定的手段,所以在成都,火锅的人均价格大约是北京的一半多。所以就有了什么老油火锅,不干净的食材的问题出现。后面不允许用老油之后,成都火锅的价格应声而涨。商家可以通过涨价来弥补高成本对于利润的吞噬,因为这一次是集体涨价的行为,所以肯定是由消费者来买单。
同样,海底捞也可以通过涨价的方式来弥补成本的上涨,我大概在05年开始吃海底捞,人均消费高是上涨的,还没有算酒水的价格,酒水的上涨幅度更大。在如此竞争激烈的环境,由于成本上升带来的涨价,消费者是能感觉得到的,在替代性如此强的情况下,总需要火锅店在某一个方面让消费者说服自己,接受价格的上涨,而这种服务好,会增加消费者的粘性,降低消费者对于价格的弹性,所以海底捞并没有走那种用价格战来取胜的低级策略。
对于价格拥有某种程度的话语权,算是其能够做长久的优势之一,海底捞还有的优势,那就其企业气质与精神,就是“双手改变命运”,不仅对客户无微不至,对员工也无微不至,尽管员工的文化素质都不高,但传说看过海底捞内刊的人,都惊叹于里面文章很多都可以用作教材的案例。员工肯为公司卖命,及时企业面临某种困境,也为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很好的基础。这个也是海底捞的员工都能够很好贯彻提供优质服务思想的重要条件。
海底捞肯定是由问题存在的,那就是成长的烦恼,在壮大过程中,服务的贯彻与维持成为难题。当然还有日益上涨的成本压力,这个问题是现在所有企业面临的问题。
还有就是廉价的材料并不等同于劣质的食材,当然现在通货急剧膨胀的时代,说廉价而质优的食材多少是有些不现实的,但是如果海底捞像小肥羊那样将触角伸到上游,也就是原材料生产环节,减少原材料中间的流通环节,或许能够减少成本的压力。但这个也不是一点风险都没有,这个就需要海底捞决策者们的智慧了,我们拭目以待吧。
海底捞向“高”看,或者是向“低”看,多无法摆脱成本上涨的压力,只是向高看,能够获取更大的利润,不过高利润伴随的肯定是高风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