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句古语叫“同行是冤家”,相声演员郭德纲也经常拿这句话进行调侃,用以说明处于同一行业的企业或人,由于竞争的存在而使得利益受损,使得彼此各方为自身利益而拔剑弩张。一直以来觉得此话并非全有道理,但不知如何进行有力的论证。最近在读文献的同时,不时的又想起这句话,并对它有了新的理解与看法。
既然处于同一行业,就必然存在着竞争,但竞争可以分为好的竞争与坏的竞争。好的竞争可以督促一个企业制定好的竞争战略,好的竞争战略可以为企业获得、并保持竞争优势。通过降低产品成本或者实现产品差异化(差异化包括产品的设计、品牌、特征、属性及服务等方面的不同)提高企业利润;
其次,好的竞争可以提升整个行业的市场需求。很多情况下,市场会因对一个品牌的需求而增加对其他品牌的需求,比如说IBM打开了整个市场对电脑的需求,随之也增加了市场对其他品牌的需求;
再者,好的竞争可以协助企业开发市场并增加市场份额,降低企业的市场风险、改善行业形象、提升行业在整个经济体中的影响力;
最后,每个企业都有生产低潮期,无论它再大再强。此时有个好的竞争者,在企业处于低潮期时,可以维持市场的需求,以不至于整个行业的没落。从长远来看,这都有利于增加企业利润。
好的竞争者了解行业的竞争规则,能够认清并读懂市场信号,并据此进行产品生产、销售以及定价等。所以,市场上怕的不是好的竞争,而是坏的竞争。坏的竞争者可分为“无知者”和“wuchi者”,无知者不了解行业的“潜规则”,他们一般只是为了赢得市场地位而追求企业利润;wuchi者则是在明知的情况下,采取的恶意竞争行为,甚至报复性行为。wuchi者是一种短视的利益行为者,本质上也属于无知者。无论是无知者还是wuchi者都会影响整个行业的市场形象,破坏了行业的吸引力,使得行业“蛋糕”逐渐变小。
由此可见,同行到底是冤家还是亲家,这要根据竞争者的特征逐一识别。但可以肯定的是“同行未必是冤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