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金融投资论坛 六区 金融学(理论版)
997 0
2011-11-16
《Ignites Asia》执行主编 丽塔•拉伽斯•德拉莫斯 2011-11-16 (www.ftchinese.com)
波士顿咨询公司Cerulli Associates最新的一份报告称,尽管对那些把目光放在10年以上的有耐心的投资者来说,中国共同基金业将会为他们带来回报,但该行业在短期内的盈利能力正在不断减弱,2012年的前景看来颇为黯淡。
Cerulli称:“中国零售基金业将经历一场完美的风暴。资产管理规模不断萎缩,分销成本日趋上涨,市场已然颇为拥挤、却还有新竞争者在陆续进入,散户投资者也变得挑剔起来。”
Cerulli估计,中国基金业的利润率一直在下降,净收益率从2008年的108.6个基点下降到了今年上半年的42.3个基点。
明年的利润率情况也不太可能好转。
中国基金公司盈利能力下降的核心原因是在债券和股票市场上蒙受了亏损,从而直接影响到了基金资产。沪深300指数(CSI 300,由沪深两市300只A股组成)今年以来累计下跌15%,最近两年里累计下跌了23%。
根据中国证券业协会(Securities Association of China)的资料,2010年,由于投资者继续减持基金,中国共同基金市场连续第二年遭遇大规模资金净流出;全年出售给散户和机构投资者的共同基金总计1.644万亿元人民币(合2590亿美元),而赎回金额达1.738万亿元人民币。
Cerulli称:“没有哪个指标预示未来半年到一年内市场会好转。一些基金管理公司被吸引到中国,是因为看重中国基金业的潜在规模。它们最好记得关键词是‘潜在’。中国监管部门仍在试验和拟定针对投资行业的最佳框架。
“长远来看,中国应会成长为亚洲最重要的市场之一,但这一过程也将给外资资产管理公司带来许多风险。”
Cerulli驻新加坡董事兼亚太区研究主管Ken Yap指出,对那些新进入和尚未在中国内地设点的外国公司来说,现在想在中国共同基金市场实现盈利要克服更大的挑战。
他表示:“最大型的分销商都已建立合资公司了,因此,未来可合资的伙伴要么是业内新秀,要么是有实力的地区性公司。但是,即使是入股小型中资公司,价格也在不断上涨。关键问题是:若与一家规模较小的本土公司合作,那么相对于要承担的风险,支付这样的价格是否划得来?”
对已在中国开展业务的基金公司——不管是本土公司还是合资公司——来说,产品开发是关键。
Cerulli指出,普通股票型基金日益失宠,投资者现在青睐进取型债券基金和保本型基金。
在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QDII)和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项目之下,基金公司可能会找到更多的产品机会,但受益的可能主要是中资资产管理公司。Cerulli数据显示,迄今为止,外资基金公司获得的配额仅占国家外汇管理局(SAFE)已批QDII总投资配额的三分之一。
在外界期待已久、先前被普遍称为“小QFII”的人民币QFII方面,外资公司也不要指望会获得比中资资产管理公司更好的机会。Cerulli最乐观的估计是,在专门划给人民币QFII的总计200亿元人民币投资配额中,外资公司只能获得三分之一。
另一方面,QDII基金自从创立以来一直问题不断。2006年,中国证监会(CSRC)批准了QDII项目,但2007年推出的首批基金很快遭遇到了全球金融危机,因此表现欠佳。基金管理公司称,有些在2007年和2008年推出的基金迄今仍未能挽回亏损。今年,中资基金管理公司一直在降低QDII基金的认购费和管理费,以在分销面临挑战之时吸引到更多的投资者。
Cerulli表示,尽管近期前景黯淡,但长期而言,“利好消息”是中国政府“承诺”要发展国内基金业。Cerulli称,政府的承诺包括取消私人基金的投资限制、允许更多的分销商销售在国内注册的基金,以及禁止银行向投资意愿低于5万元人民币的客户销售理财产品。
本文最初发表于英国《金融时报》旗下刊物《Ignites Asia》,丽塔•拉伽斯•德拉莫斯是该刊执行主编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