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包江 发表于 2011-11-20 21:35 
华西村我没有去过,象征性地批准打工者成为村民,说明其实质是小集体所有制,虽然有公有制的雏形,但与真 ...
两个村我都没有去过,不敢说什么。不过既然你去过南街村,相信你的印象是最直接和真实的。
关于公有制工厂,国外有很多试验的历史,结果无不失败。究其原因,还是公有制这个制度内在的矛盾没有解决。那么这个公司或者工厂的运行必然完蛋。
首先开一个工厂,要有初始投资,比如1000万。 我们有10个仁人志士来出资组建。
每个人有10%股权。  那么假设这个人思想境界非常高,放弃了这10%的股权。完全成为公有。而非私人所有。
工厂要有厂房,土地,设备,初始资金购买原材料。再招募工人,职员。
你的第一个问题在于这些工人,职员是否要纳入到公有制的范畴呢?他们的薪水怎么支付呢?
特别是IT技术支持人员,市场营销人员,销售人员,采购人员,人力资源,行政管理,财务,高层管理人员,这些不直接参与生产的人的工资如何确定。 马克思的理论当然认为,这些人要瓜分工人生产的产品的价值。那么怎么瓜分呢。老人家没有给出答案。
好吧,再退一步,我们完全按照市场竞争的方式运营企业。只不过,融资,雇用,管理都按照市场化的方式来完成,只有最后,再利润分配时,我们把利润全分配给劳动者,这样行不行。
当然行,但是在这个分配过程中,你会发现,仍然存在剩余价值没有被分配的情况。一般总的来说利润包括几部分。  设备折旧(这部分在会计做帐以折旧算作成本了),支付地租,利息,各类公积(用于企业发展和运营留下来的钱),然后才是可分配利润。当然这个利润是可以分配给所有员工的。
可见,为了让企业可持续运行,不可能把所有利润,这里可以理解为创造的价值都分配完,必须有剩余价值的存在,保证企业的发展与可持续运行。这部分钱没有分配到劳动者手中,但是非说企业是公有制的,留在企业和分给个人是一样,这就纯属扯  淡  了。所以这样算来,很难建立一个没有剩余价值,不剥削劳动者的企业。
你说的南顶村,不过是村民的股份制吧。 每个村民占有一份股份。按股分分红而已。我相信华西村同样如此。
其实在美国这样的企业很多。IBM, HP, GE,GM这样的公司被称为公众公司。没有哪个个人或家族是大老板。
普通的股民,基民是股东。他们通过股票和基金分红获得收益。这就是所谓的人民资本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