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微观经济学
7713 21
2011-12-06

            生活中的很多问题都,可以从西方经济学的中的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的角度来合理解释。

        最初接触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是学习微观经济学时。已知在消费者的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线的均衡下,两种商品达到一种购买的最佳比例,在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化时另一种不变时,相应引起的这两种商品的另类购买比例。其中,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化引起的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的变化。其中的变化,可以分拆为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以补偿预算线分开。

        不止在于商品,在生活中,有些事情同样可以用收入效用和替代效用来解释,甚至可以解释的更好。

        首先是机动汽车的安全设计(如安全带、气囊、制动防抱死等)。安全设计的初衷是增加了驾驶人以及乘坐人的安全系数,实际上也确实增加了安全系数,这就是收入效应。

        然而,正因为汽车的安全系数的增加,客观上降低了开快车和莽撞带来的危险系数,因此也增加了驾驶者飚车的可能性,增加了驾驶者接近死亡的概率,这就是替代效用。

        初衷为增加安全系数的安全设计却同时增加了危险系数。而安全设计真正带来的是更加安全还是更加危险,则是收入效应与替代效应的力量对比了。

        这就是收入效用与替代效用。

        同样的道理,也可以解释“淹死的都是会水的”这个谚语。

        很简单,会游泳增加了游泳者在水中的安全系数(收入效用),而游泳者又凭此增加了冒险的资本,增加了冒险的可能性,增加了接近死亡的可能性(替代效用)。在淹死这个情况下,明显是替代效应的接近死亡的可能性超过了会游泳这个收入效用给自己带来的安全系数,简言之,替代效用大于收入效用,导致了死亡。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1-12-6 23:17:42
楼主强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2-7 10:39:34
逆向选择的祸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2-7 20:34:06
你这样理解不对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2-7 23:08:07
分析的不错呀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2-8 09:25:02
笙箫作别 发表于 2011-12-7 10:39
逆向选择的祸啊
逆向选择?求详解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