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我所知有以下一些分类:
- 准备金
- 审计支持(检查别人的准备金模型)
- 个人保险定价
- 商业保险定价
- 再保险定价
- 再保险准备金
- ERM/资本金模型
- 巨灾模型
- 各类咨询工作(这个比较杂,比如提意见来改进理赔管理,收购兼并,改进定价核保系统等等)
我在海外一家大型财险公司做了6年半,从什么都不懂到qualify, 自己参与了准备金和个人保险定价,也间接和做审计支持以及商业保险定价的同行有所接触。以下是我的一些体会。
- 准备金:做很多数据核对。我们是有sas程序提取数据的,有时有问题要在时间压力下检查修改sas程序。然后放到excel模型里去,设定参数,看有什么大的变化,研究是什么造成的。然后还做不少监管部门要求的报告。相对来说变化不大,但是很锻炼人在压力下解决问题的能力。
- 审计支持:似乎在四大工作的精算人员至少50%时间花在这个上面。虽然没做过,但是感觉可能有点枯燥,因为连亲自做准备金的机会都没有。
- 个人定价:技术上似乎是用到统计知识最多的,比如包括GLM techinical premium modelling, demand modelling, geo-spatial analysis, optimisation,虽然实际上不一定都用到。非常锻炼交流能力。我们动不动就做一个presentation。
- 商业定价:由于数据相对缺乏,而且产品种类很多,更多是靠个人的经验判断而不是模型。运用的统计知识要比个人定价少一些。但是有机会学很多关于各类商业保险的产品,核保知识。每天都要跟核保打交道,主要是给他们提供支持。
- 再保险定价:有一些朋友做这个。据说主要用Excel,与商业定价类似,每天跟核保打交道,能学到各类再保险的知识。据说国际上做这行的精算师是最挣钱的,往往是定价精算师兼任核保,收入和当年自己负责业务的业绩直接挂钩。
- 巨灾模型:感觉技术上非常的高深。
- ERM/资本金模型:由于欧洲的Solvency II,目前这一块非常的热。据说会有相当多的精算师从事这方面工作。
这些只是我的个人体会,欢迎不同意见。希望借这个帖子抛砖引玉,同行们能够多谈谈自己的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