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休闲区 十二区 跨学科讨论区
4332 24
2011-12-12
  由抢购食盐想到房地产
  
         前一阵子日本核电站泄漏造成我国少数人抢购食盐的疯潮。有囤积的、有乘机抢购后高价出售的,而大多数人是没有参与其中的。原因就是相信国家会有充足的食盐供应,会有办法制止这种抢购疯潮的。果不其然,国家拿出库存并保证食盐的供应。在实施供应的时候一分钱没涨原价供应,每人限购一袋。结果稳定了市场,稳定了人心,稳定了社会。很明显,ZF把食盐看做是民生的必需品。
        那么,我国的房地产呢?张维迎有个视频,见网易《意见中国》14期 张维迎:中国不能搞二次刺激。http://v.ku6.com/show/PQnPESBVKnCEzQZK.html   他在这里说:“........你(指ZF)来抬房市,这就不恰当了。这个不恰当就导致了房市的投机性。任何投资的东西都有可投机性。.........是土地供应量问题,还是什么问题。我们现在讨论房价都有一个错误的理论。为什么房价高?是因为ZF卖地。地价高所以把房价抬上去。这个是不符合经济学基本常识的。经济学的基本常识就是地价高是由于房价高。而不是房价高由于地价高。因为房价高所以大家都竞标土地,竞标土地的人多了。在规定土地供应量的情况下就会把土地的价格提高。所以在个意义上来说,你要解决房子的问题,那只能从土地的供应量上来解决。如果土地的供应量不解决,你就是土地白送人,仍然压不下房价来。唯一得到好处的就是有门路得到这块土地的人。谁有门路谁就把钱赚了。.......这种土地招标、拍卖本身不是房价上涨的原因。........”在这里我不谈张维迎的对错。只说ZF在其中扮演了什么角色。
        我引用一下张维迎的一句话“你就是土地白送人,仍然压不下房价来”。在这里这个白送人是不是可以理解为——食盐不涨价呢?显然是可以的。ZF在食盐事件中没有与那些想乘机捞一把的人 串通一气,或者说没有与他们站在一方。所以,没有让那些想捞一把的投机者得逞。这里可能有几个原因。一是,食盐的库存确实能够满足市场的需求。二是,食盐虽是消费品,但,自古官家垄断食盐,设有盐道不容许他人染指。这可能直接关系到社稷民生与税收吧。所以才垄断的。三是,食盐价低利小且消费慢,也就来钱慢。所以,ZF没有借机以食盐来拉动GDP。如果,ZF也以食盐来拉动GDP也未尝不可。按照张维迎的说法,用房地产ZF的做法,你不是有人抬高盐价(“地价高是由于房价高”)吗?那么ZF也就可以以盐价高来将食盐进行竞标、拍卖了,以吨为拍卖单位设一个起拍价。这样ZF就又有了一笔可观的收入。不管食盐的供应量是多还是少一样可以竞拍。食盐多了可以捂量惜售;少了更有理由拍卖。这样ZF、经销商盆满钵满,GDP又可以上升几个百分点。
        但是这次ZF没有跟风涨价,同时,没有像张维迎说的,按那个经济学基本常识来处理食盐事件,所以很快这股风就过去了。市场得到了稳定,社会得到安宁。那么,地产业为什么ZF就以房价高(“地价高是由于房价高”)为借口来拍卖土地推高房价呢。原因只有一个:就是:ZF没有把衣、食、住、行里的“住”当做民生来处理。ZF借这个“住”来要挟民众,掏民主的腰包来推高GDP;来搞政绩。结果,事与愿违。虽然GDP上去了,肥了投机者、房地产商  ,造成银行的呆账、死账,开足了印钞机造成通货膨胀。  搞得怨声载道。  
        张维迎说是土地供应量的紧张造成的土地必须竞标、拍卖。是这么回事吗?看看全国个城市已建成的总建筑面积(住宅)。再看看各城市原有的面积。再看看该市的户籍居住的人口。在原有的面积上人们是平面居住着。比方,在一百平方米的面积上居住着十户人家。每户平均居住面积是十平方米。当在这一百方米的面积上建起十层的楼房后,这十户人家每户便可以得到一百平方米住房的居住面积。即增加的面积又改善了生活。当建成二十层的楼房时,又能安置旁边的一百平方米土地上的另外十户人家。如果建成三十层的楼房又会腾出一百平方米的土地。对这些腾出来的土地可以去规划道路,去建一些公共设施、商业设施。按此推理,在原有城市的面积上建起的楼房怎么会安置不下原住居民呢?在城市不扩大的基础上怎么会土地紧张呢?何况现在全国所有的城市都大大地增加了面积。
        有人说这些年来城市的人口是不断的在增加的。没错,人口是增加了。但,不要忘了,现在城市的人口还是按户籍来进行统计的。各城市的住房还是用来安置城市人口的。所谓买不起房仍然指的是具有城市户口的市民的。外来人口还是以自己的户籍来看待自己的。他们在自己的户籍地是拥有自己的住房的。如果没有自己的住房,他们会在当地抱怨的。东北的不会到南方某地去抱怨自己没房。北京的不会到上海去抱怨自己没房。广州的不会到深圳去抱怨自己没房。中国还没到打破户籍的程度。这样来看,所谓土地供应紧张的问题就不成立了。
        关于土地给谁,给哪个开发商来开发?非得用竞拍的方式来决定吗?我看未必。衡量一个开发商的资质等级、规模;开发商以往的业绩是一方面。回访一个开发商过去所建成投入使用的用户们,对工程的质量的使用情况,满意程度;用户的评价是至关重要的。让用户们填表打分。这样来决定给哪个开发商来开发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的办法。要想不竞拍,方法是有的。
         所以,ZF没有把住房当做民生;ZF没有把人民的必须住房和商品住房区分开来。是ZF在炒盐。
                                                                                                                   就啰嗦这些吧。
  
                                                       张启恒

                                                                   2011.5.5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1-12-12 21:06:40
观点多了,要有自己的想法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2-12 22:12:21
经济学角度,很有见解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2-12 22:18:46
月筱微蓝 发表于 2011-12-12 22:12
经济学角度,很有见解
谢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2-12 22:18:56
月筱微蓝 发表于 2011-12-12 22:12
经济学角度,很有见解
谢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2-12 22:19:02
月筱微蓝 发表于 2011-12-12 22:12
经济学角度,很有见解
谢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