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引用wanglinhai在2007-1-18 13:34:00的发言: 我同意楼主的说法。
我在经济学界已有多年。
总体来看,效用价值理论有一定的可取之处。边际效用价值论则不同,“从边际效用价值论里,我们几乎找不到一个正确的细胞”(亚细亚经济理论研究中心主任汪林海语)。
我们要严格区分效用价值论和边际效用价值论,这是两个不同的理论。
希望大家讨论的时候,依据的是事实和严密的逻辑,而不是某些人提出的理论,包括著名经济学家的理论。因为目前经济学理论多数都不成熟,在不成熟的理论上,只能建立更不成熟的理论。
经济学到现在,还不能算是一门科学,因为经济学中许多截然矛盾的理论能够并存。真正的科学,是不会存在这种现象的。如果数学中,1+1=3,1+1=4是并存的两种理论,我想,这种数学肯定是不成熟的,是很难称之为科学的。
现在的经济学,只能算是帮助我们理解经济现象的一种思维的范式。
附《边际效用价值理论批判》
边际效用价值论论批判
边际效用价值论者认为商品的价值取决于商品的边际效用,钻石的边际效用比苹果高,所以钻石的价格比苹果高,苹果的边际效用比自来水高,所以苹果的价格比自来水高。
边际效用价值论初一听,还觉得有道理,细细分析,却发现边际效用价值论没有多少说服力。
这里,我们要问一些问题。第一个问题,就是钻石的价格比苹果高吗?一粒钻石的价格比一个苹果高,但是如果是一亿吨苹果。那就是苹果比钻石的价格高。认为钻石的价格比苹果价格高,本身就有问题。
每种商品的最后一单位效用大小取决于“最后一单位”的“单位”的大小。比如汽油,最后1亿吨汽车的效用很可能大于10000,最后1吨汽油的效用为5,最后2克汽车效用可能是0.0012最后1克汽油的效用可能为0.001。这里我们要问,汽车边际效用是多少?是最后1亿吨的效用,最后1吨的效用,还是最后1克,最后1克,还是最后1个汽油分子的效用?计算边际效用时,“最一个单位”的“单位”越小,效用就越小。汽油的边际效用是多少,我想没有人能搞清楚,也无法计算清楚。
一些边际效用价值论者认为商品的效用是人们对商品的主观评价,没有客观的成分,商品的价值正比于商品的边际效用。如果近似用价格代替价值,也就是说商品的边际效用正比于商品的价格。世界上的人很多,每个人的主观评价都不一样,这样,商品的边际效用对每一个人都不一样,世界上的人有上亿个,从而商品的边际效用有上亿个,从而每一件商品的价格也应该有上亿个。且市场上人数越多,同一个商品的价格就应该越多。但实际上商品的价格却是相对稳定的,在一个市场中,很可能只有一个。一些边际效用价值论者认为商品的价值正比于商品的边际效用,而商品的效用则是人们对商品的主观评价。这个论断无法解释世界上的商品价格只有一个或者少数几个。
做一个简单的分析,我们就会发现,边际效用价值论具有根本性的错误。
以上分析混淆点在于没有分清楚微分与导数的区别。边际效用的本质是“效用增量对物品增量的比值”。而不只是效用增量。只不过在物品增量等于1时,数字上等于效用增量。
当你将同样一个消费过程(同一品种)的不同的单位之间的效用比较时,边际效用取微分是可以的,因为只要在非饱和状态之内,单位是什么无关紧要;注意,单位大,单位消费对应的效用值也大,但微分值是递减的。与导数一致。
当你要比较的是不同的物品时,边际效用只能取变化率或其极限导数,即效用增量对物品增量的比值或将物品增量趋于0的值。这时,边际效用是没有单位的。只是一个比例数。
传统的效用理论认为效用是一个可以统一单位可加减的数值,而其变化率是一个有单位的数值。正是这个假设妨碍了基数效用的发展。
我认为,直接取与经验对应的是边际效用而不是效用。边际效用就是消费者在某时点对某个单位物品的欲望强度。可以从经验上内省,对每一个待消费的物品是否都有一个欲望强度,是不是在一个消费过程中的不同点,其欲望强度在变化?这这是一种心理感觉,要想从生理心理的测度来度量这个欲望强度是很困难的。神经生物学里找到了使人产生快感的多巴胺,但尚不足以量化来对应消费进程与快感。但我们可以认可一个事实,即每一个消费者对每一样具体物品的需要都有一个极限点或饱和点或现代经济学的表述:餍足点。以这个点为基准,可以发现当所消费或所待消费的物品数量小于这个餍足值时,存在一个稀缺值;而这个稀缺值与餍足量之比与上述消费者的欲望强度有着良好的对应。从1-0,对应着最强烈的欲望到完全满足。于是我将这个比值当作欲望强度的测度,正像用水银的膨胀来测量分子运动的强烈程度一样。而且这个比值是可以从实验观测到的。
对比古典经济学边际效用的概念,我发现这个欲望强度表达式与边际效用概念十分符合。而将这个边际效用表达式对物品数量做积分,将得到效用表达式。不同于古典经济学的是,这样的效用是有计量单位的,而不是同一计量单位的。
在这个效用理论基础上,不存在边际效用不可以比的问题。相反,正是边际效用的可比性,才有了消费者选择的依据,才有了贵贱之分。钻石与水的边际效用有多种情况,在一般情况下,钻石的边际效用要高于水,而在沙漠之中,水的边际效用要大于钻石。这直接决定了价格。
由此而展开的对效用理论的推演的出很多有趣的结论,包括对价格的模拟。
请批判效用理论的各位,看看以上推理有什么问题?我需要具体的证伪。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18 15:25:00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