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引用徐生在2006-12-30 5:50:00的发言: 大哥,你是想栽培我全面翻新主流经济学吗?
老兄又真的认为,懂不懂某几十万字的理论内容,是讨论问题思考问题的必须吗?
故意做这种反问,兄弟的意思是说,老兄的话除了有许多道理之外,也有狭隘的地方。另外显而易见的是,绝大多数学者,在一生当中,也提不出几句可以流传的话来-------兄弟的随便也是来源于这种常见的事实。同时兄弟又认为,有兴趣而随意,不求甚解,或许更能有所认识。西方的人也喜欢使用术语吧,但是,这也有点象说方言了。西方人吃牛排,我们也吃------但是可以做成中国菜。看了老兄的介绍,在局限情况下,相对来说的有限理性,似乎就可以被看成是完全理性了吧--------例如我们购买鸡蛋,知道好坏就可以了,有可靠商家就可以了,不需要知道母鸡下蛋的机制,也不需要去化验成分。
你想全面翻某种理论也可以,当然要建立在你对某种理论的理解基础之上.否则只能是属于你的某种"独创".
当然,如果你本身能创造出一种逻辑严谨,能够实现经验和逻辑一致性的理论,你也可以根据你自身的理论来分析.(当然,此时你也不必要通过批判某种理论或者对于某种理论的赞同来获得,因为,哪种理论都有多少万字的理论的内容).
如果你连"效用论"和"供求关系"是什么都搞不清楚的话,你又从何谈批判(当然,你也可以认为我是从我的自身逻辑出发,认为你是错的),"绝大多数学者,在一生当中,也提不出几句可以流传的话",这倒是事实,但是这并不代表可以不遵从逻辑思维,某种观点,如果缺乏逻辑思维和理论基础,那么价值也不会很大."有兴趣而不求甚解,或许更能有认识."这种观点好像是第一次看到,从古希腊一直到现代,好像智者都不是属于这种人.我可没说过"有限理性"可以被看成"完全理性"(这好像是建立在你对我的回复的错误理解的基础之上,当然也许你就希望理解成这样),至于你举的鸡蛋的例子,和"理性"也牵扯不上任何关系,即使是完全理性,也不是通过"可靠商家".而且在获得商品的信息当中,还是需要通过消费者的信息搜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