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引用徐生在2006-12-25 5:42:00的发言: 效用、边际效用之类观点,有其空洞、废话的一方面。例如,我们说水的边际效用小,钻石的边际效用大,这种话当然对,但是,当我们在说这种话的时候,我们已经拥有着水了,是在享用了水的效用之后了。如果有一个人,他既没有水,也没有钻石,我们还能比较水与钻石的效用、边际效用吗?换句话说,当我们说“水的边际效用小,钻石的边际效用大”的时候,其实我们实际上在说:我们拥有了足够的水之后,我们却还没有拥有钻石,所以,这时候,水的边际效用才小,而钻石的边际效用才大。应当这样来确切地进行表达。或者,我们实际上是在说:当水的效用很大,大到边际效用很小的时候,钻石的效用大、边际效用大,才开始了。
而一旦我们确切表达了,那么我们有可能认为:只要是我们所需要的东西,其效用与边际效用是相当的。而这,对通常的效用论来说,可能是个根本性缺陷。
其实,当水充足的时候,当水的边际效用可以很小的时候,那说明了什么?说明水是伸手可及的。当钻石昂贵的时候,当钻石的边际效用很大的时候,说明了钻石的稀少。钻石的稀少说明了什么?说明耗费大量的时间过程,需要到处乱跑,才能得到那么很少的一点钻石。换言之,效用论只是在劳动价值论面前的狐假虎威。
效用论者从来没有下过无条件的“水的边际效用小,钻石的边际效用大”的判断。
解决水和钻石之谜的是效用论!
劳动价值论的根本缺陷是无法解释需要的多样性!也就是说它根本不能解释人在什么情况下才需要钻石。
劳动价值论从根本上来说,不能解释人们为什么会交换。
恰恰和楼主的说法相反,依效用理论,大部分人没有钻石是因为钻石的效用比水少很多。
劳动价值理论和效用论一定要完美地结合起来,才能充分地解释交换。
劳动价值论可以解决效用论的计量问题。
效用论可以解决交换的原因及交换的程度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