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2007-1-14 11:10:00
以下是引用pengleigz在2007-1-14 10:45:00的发言:可否问大家一个问题,人们为什么要交换?用等价交换是不能解释的。既然等价,人们还要交换,岂不是吃饱撑的!…1

坚持“等价交换”(“价”指“价值”,比如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的人(比如马克思),也没有说用“等价”来解释交换的原因吧。

有谁想以“等价”来解释交换的原因吗?

“等价交换”并不是说交换的原因,而是强调交换将以何种比例进行。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1-14 11:12:00
以下是引用ruoyan在2007-1-13 22:58:00的发言:

原来准备消费,遇到机会可以交换到其它物品,于是原来不含有劳动的树木就含有劳动了?

弯腰检到的一块钻石,居住的房屋下面突然发现的文物,一眼甘泉,修厕所顺便挖出的宝石都含有什么劳动了?可是都可以变为商品。总不会说弯腰、眼睛瞧、嘴品尝都是劳动吧?

如果每弯一次腰就可以捡到一块钻石,那可不可以算作劳动呢?

如果算,那为什么只弯一次腰就不算劳动?

如果不算,那为什么每弯一次腰捡一块土豆就算劳动?

[em01]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1-14 11:13:00
以下是引用manshirong在2007-1-14 9:50:00的发言:

的确没有任何一个效用论者表示“一只羊的使用价值量是2把斧子”。但是我要说明的是一只羊的使用价值量可以怎么衡量。就像基数效用论者用尤特尔来衡量效用一样。虽然序数效用论没有明确提出,但我们可以从序数效用论的表示中得出。并不涉及人际可比性。

如果“ 一般的效用论者并不刻意强调效用的人际可比性,”那么又如何得出帕累托最优的呢?

你的这段话似乎表明你并不了解什么是“帕累托改善”。

帕累托改善,指所有人各自的处境不会因为某个transaction而变得更差,这里根本没有人际比较,比较的是每个人自己的境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1-14 11:19:00

241楼:

老兄,你在啊?

依你之见,人们为什么会交换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1-14 11:21:00
以下是引用manshirong在2007-1-14 9:50:00的发言:…的确没有任何一个效用论者表示“一只羊的使用价值量是2把斧子”。但是我要说明的是一只羊的使用价值量可以怎么衡量。…

那就不妨称这种“使用价值量”为“Manshirong使用价值量表达式”。

在以后的论述中务请指明它的特定内涵,以免造成不明真像者的错觉(并激发出“批判”的内在激情——论坛中这样的激情太多了,似乎“批判”成了某种风气,而真正肯下功夫了解却成了稀罕之物)。

如果“效用论”总是这样被批判的(本组贴的主题就是“批判效用论”)——某人先提出自己的一套“效用论”,然而以此为标靶“批判”之,那么关于任何理论的批判都是再简单不过的事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1-14 11:22:00

sungmoo兄:

有时间一起讨论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1-14 11:24:00
以下是引用pengleigz在2007-1-14 11:19:00的发言:依你之见,人们为什么会交换呢?

交换可以实现帕累托改善,仅此而已。只要每个人认为交换后自己不变得更差就可以了,何必在乎“变得好了多少”呢?

另外,再告一点:好像没有谁以“等价”来解释“为什么交换”的原因,而是有人想以“等价”来解释交换为什么以某种比例进行。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1-14 11:47:00
以下是引用ruoyan在2007-1-12 14:12:00的发言:

作为微分,边际效用与效用同单位;而作为导数,则是效用变化对消费数量变化的比率单位。“新增”,“额外”都是单位为1时的变化率,而单位都是效用单位/商品单位;这样若效用单位都以“使用价值”为单位,则边际效用将以使用价值/使用价值为单位,也就是无单位的比率。如此,边际效用就是可以比较的。

“任何一件商品都是由人类的劳动生产”,只要有一件商品不是由人类劳动生产,这个一般命题就被证伪。举出这样的商品实例是容易的。

退一步,即便以上命题成立,也不能排除两商品在其它属性上的等同。就是说同质劳动只是相等着的属性的一种而不是全部;如果边际效用可以是商品可以比较的属性,那么“等式就是同质劳动相等”的推断就不成立。

“劳动量的衡量是用劳动的天然尺度即劳动持续的时间来计量。”——劳动量有时间的因子,但也有强度的因子。只有劳动强度被假定为常数,才能说,劳动量可以用时间计量。

所以,要证明“等式可解释为生产一只羊的时间等于生产两把斧子的时间”逻辑上还不够严密。而一个小疏漏可能意味着否定这个判断。

就你来说(不要考虑其他任何人),如果生产一只羊的时间等于生产两把斧子的时间,那么说1只羊=2把斧子。

这个判断是否正确?

当然有个前提,即你确实需要羊和斧子,并愿意花时间去取得它们。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1-14 11:57:00
以下是引用sungmoo在2007-1-14 11:24:00的发言:

交换可以实现帕累托改善,仅此而已。只要每个人认为交换后自己不变得更差就可以了,何必在乎“变得好了多少”呢?

另外,再告一点:好像没有谁以“等价”来解释“为什么交换”的原因,而是有人想以“等价”来解释交换为什么以某种比例进行。

好!我想我们在这一点上已经取得了一致,即等价不能解释交换的原因,等价也不是交换的原因。

既然等价不是交换的原因,即不是交换的必要条件,那为什么交换一定要等价?

只要每个人认为交换后自己不变得更差就可以了。

交换双方是根据什么来认为自己不会变得更差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1-14 11:59:00
言下之意,老兄似乎也不同意等价交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1-14 12:13:00

窃认为:交换的根本原因是交换可以节约交换双方的时间。

假设市场上交换比例为1只羊:2把斧子,假设交换比例就是这么多,先不管为什么这么多。

那么,对生产1只羊耗费的时间比生产2把斧子耗费的时间多的人来说,他就会生产斧子,并用斧子去交换羊。反之亦然。

而对生产1只羊耗费的时间与生产2把斧子耗费的时间一样多的人来说,他不会去交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1-14 12:22:00
以下是引用pengleigz在2007-1-14 11:57:00的发言:…交换双方是根据什么来认为自己不会变得更差呢?

这个除了当事人自己谁也不知道。幸好,经济学也没必要去知道这些,经济学只把这个“根据”高度抽象成(定义在既定消费空间上的)“偏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1-14 12:28:00
以下是引用pengleigz在2007-1-14 11:59:00的发言:言下之意,老兄似乎也不同意等价交换。

在没有人告诉我如何度量“价”(这是判断“等价”与否的前提)之前,还引不出这个问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1-14 12:34:00
以下是引用pengleigz在2007-1-14 12:13:00的发言:窃认为:交换的根本原因是交换可以节约交换双方的时间。假设市场上交换比例为1只羊:2把斧子,假设交换比例就是这么多,先不管为什么这么多。

那么,对生产1只羊耗费的时间比生产2把斧子耗费的时间多的人来说,他就会生产斧子,并用斧子去交换羊。反之亦然。而对生产1只羊耗费的时间与生产2把斧子耗费的时间一样多的人来说,他不会去交换。

按此种说法,决定“市场交换”与“自己生产”的临界点是什么?在这个临界点上,劳动价值论的“等价交换”是否消然而入?

(这里假设你说的时间就是马克思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1-14 12:41:00
以下是引用pengleigz在2007-1-14 11:57:00的发言:…既然等价不是交换的原因,即不是交换的必要条件,那为什么交换一定要等价?…

结合劳动价值论,可以用你自己的说法来回答这个问题。

如果“不等价交换”(这里“价”由马克思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度量,这里假设度量是可操作的),根据你的说法,就有一方多节约了生产(劳动)时间,而另一方多付出了生产(劳动)时间。如果你再愿意假设没有人愿意比别人多付出劳动时间,就会出现“等价交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1-14 12:46:00

(这里假设你说的时间就是马克思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我说的时间不是马克思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而是每个人的个别劳动时间。

决定“市场交换”与“自己生产”的临界点是什么?

临界点就是交换比例,用生产率的比值与交换比例相比,生产率高者自己生产,生产率低者则通过交换取得。

这个除了当事人自己谁也不知道。幸好,经济学也没必要去知道这些,经济学只把这个“根据”高度抽象成(定义在既定消费空间上的)“偏好”。

"偏好"是个琢磨不透的词,这正是受到攻击的原因。

在没有人告诉我如何度量“价”(这是判断“等价”与否的前提)之前,还引不出这个问题。

也就是说,你并不知道交换是不是等价。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1-14 15:44:00
以下是引用pengleigz在2007-1-14 12:46:00的发言:…也就是说,你并不知道交换是不是等价。

做此判断前,请先指出它的前提:即定义度量“价”的方式。

如果还不知道如何度量“价”,“知道等价交换”是没有意义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1-14 15:55:00
以下是引用pengleigz在2007-1-14 12:46:00的发言:"偏好"是个琢磨不透的词,这正是受到攻击的原因…

“偏好”有严格的数学形式。一般来说,经济学中的“偏好”与“技术”、“禀赋”一样,都是外生的,是经济学解释其他的前提,而不是经济学所要解释的对象。也就是说,这三个元素为什么是某个样子,不是经济学的任务。

正如,物理学用到“时空”这样的概念,但物理学本身并不以研究时空的“本性或本质”为任务。如果你认为“时空”琢磨不透,物理学也应该受到你的攻击。

(有意思的一点是,你的理论里要引入“时间”这个概念,你还想解释“时间”是个什么“鬼东西”吗?如果有人说你的“生产时间”也是个琢磨不透的词,是不是就可以攻击你的理论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1-14 16:06:00
以下是引用pengleigz在2007-1-14 12:46:00的发言:…临界点就是交换比例,用生产率的比值与交换比例相比,生产率高者自己生产,生产率低者则通过交换取得…

只要你给定两种商品的交换比例——按你的理论,这种交换比例必然与生产时间相联系,我们也可以干脆仿造马克思的方法定义“交换是按等价原则的”,把两种物品相关联的生产时间定义为各自的“价”,而交换比例正体现了“等价交换”关系。当然,你完全可以不同意这么做,因为“等价交换”看起来只是个名谓问题。然而,别人如果这么做了,你可以断然拒绝吗?——要知道你们都要假定“(至少是必要的)生产时间”是可测量的。之所以强调“必要的”生产时间,无非是要假设大家都能始终如一地、尽心尽力地生产。

也许,你的理论与马克思的理论之不同在于,马克思重点研究“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大量的、一般的交换过程),而你重点研究“个别劳动时间”(这就是“个别价值量”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1-14 17:14:00

259楼:

老兄,看来我们的分歧太大,你并没有明白我的意思,或者是我说得不清楚吧。

如果有空,请看看http://zuihayin.pinggu.org/bbs/TopicOther.asp?t=5&BoardID=4&id=90031

也请老兄谈谈对交换的看法。

估计我们要较长的时间才谈得拢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1-14 18:19:00
以下是引用pengleigz在2007-1-14 10:35:00的发言:

时间的效用是什么?时间是我们的唯一财富,我们取得的任何效用都需要耗费时间。

时间的效用就是我们耗费时间去进行任何活动所取得的效用。


那么时间也可以认为是一种消费品了?“消费时间去进行任何活动所取得效用”不是也可以吗?再,时间有效用,那么时间没有边际效用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1-14 18:26:00
以下是引用pengleigz在2007-1-14 11:12:00的发言:

如果每弯一次腰就可以捡到一块钻石,那可不可以算作劳动呢?

如果算,那为什么只弯一次腰就不算劳动?

如果不算,那为什么每弯一次腰捡一块土豆就算劳动?


[em01]

以产出新物品为目的的耗费生命物质与生命时间是劳动。挖掘矿石是劳动,无目的地检到钻石不是劳动。这就是为什么“弯腰”检钻石不是劳动。连劳动的目的性都不顾及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1-14 19:07:00
以下是引用pengleigz在2007-1-14 11:47:00的发言:

就你来说(不要考虑其他任何人),如果生产一只羊的时间等于生产两把斧子的时间,那么说1只羊=2把斧子。

这个判断是否正确?

当然有个前提,即你确实需要羊和斧子,并愿意花时间去取得它们。

一个等式可以含有各种可能的“相等”的东西。你这里举的也只是其中一种。但问题是你如何根据现象中的“1只羊=2把斧子”推断出“一定是”,也“仅仅可能是”“生产一只羊的时间等于生产两把斧子的时间”,而不可能是其它?

我来证明你说的这种可能不存在。

首先你举的是沿用马克思的交换的例子,所以不是一个单纯的等式。既然如此,“如果生产一只羊的时间等于生产两把斧子的时间”,我为什么去交换?按你说法为节省时间,这样的交换怎么节省了时间?

其次,时间好象是平均的,但与时间同时耗费的还有生命物质,马克思的劳动时间相等还要考虑一般劳动强度,你是忽略还是省略了?这可是既不能忽略也不能省略的。

第三,既然你设定了前提“需要”,就说明这个等式离不开“需要”。需要就是影响这个等式的一个变量。有这样一个变量却又说等式没有这个因素而“只有”时间相等,能成立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1-14 19:24:00
以下是引用pengleigz在2007-1-14 10:45:00的发言:

可否问大家一个问题,人们为什么要交换?

用等价交换是不能解释的。既然等价,人们还要交换,岂不是吃饱撑的!

效用论的解释是可以理解的,但因果倒置了。

请不要试图从别人身上寻找交换的原因,只要扪心自问,我为什么交换?

如果不明白交换的原因,我们还怎么来讨论交换呢?!!!!!!!!!!!!!!1

“既然等价,人们还要交换,岂不是吃饱撑的!”?这点有共识,但你认为是节约时间(不会是黄先生吧);我认为是边际效用不均衡。

效用理论怎么因果倒置了?

自己有两个物品,边际效用不均衡,于是对边际效用高的物品有更为强烈的欲望,于是有用相对不强烈需要的另一物品换些强烈需要的物品的冲动,这就是交换的动机;另一方也边际效用不均衡,但在品种上正好相反,于是双方在品种上有互补性,于是交换一定发生。

所以,交换的本质是:双方都用较低边际效用的物品换取较高边际效用的物品。

交换比例,就是当交换量同时使得双方的边际效用相等时,两个交换量之比。这个交换比例就是“相对交换价格”。这就是交换等式的由来。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14 19:24:38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1-15 01:33:00

偶然的、很省力的捡拾到一粒钻石,属于劳动,只不过这个劳动很小、很简单。这个劳动也是有目的-----在看到钻石或这个特殊石头后,去弯腰了,开始进行了捡拾,捡拾后又观察了、鉴定了。

交换的实质,是双方交换物品(含劳务),是为了得到对方的物品,是为了消费(含生产消费)对方的物品。这应该是交换的原因。

至于说,节省时间问题(含节省价钱),应当是实现上述目的之手段,是为了更好的进行上述交换,是为了提高上述交换的效果、效益。

打比方说,人类之走路、跑步,并不是为了开奥运会、拿冠军(含生产技能、军事技能、经商效益等等)。但是,当人类想方设法提高走路、跑步效率的时候,却是为了打比赛、拿冠军了----但我们不能由此就说,经济活动能力、商业技能、谋生需要是人类之走路、跑步的产生原因。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1-15 08:55:00
以下是引用徐生在2007-1-15 1:33:00的发言:

偶然的、很省力的捡拾到一粒钻石,属于劳动,只不过这个劳动很小、很简单。这个劳动也是有目的-----在看到钻石或这个特殊石头后,去弯腰了,开始进行了捡拾,捡拾后又观察了、鉴定了。

拿起餐桌上的一块面包,“属于劳动,只不过这个劳动很小、很简单。这个劳动也是有目的”-----在看到面包后,去伸手拿了,开始品尝了、咀嚼了,吞咽了。着就是你的“劳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1-15 08:59:00
以下是引用徐生在2007-1-15 1:33:00的发言:

交换的实质,是双方交换物品(含劳务),是为了得到对方的物品,是为了消费(含生产消费)对方的物品。这应该是交换的原因。

“交换的实质”。。。。“是为了得到对方的物品,是为了消费(含生产消费)对方的物品”——加一句:获得一种新的效用——这个同意吗?“这应该是交换的原因。”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1-15 12:36:00
以下是引用ruoyan在2007-1-15 8:55:00的发言:

拿起餐桌上的一块面包,“属于劳动,只不过这个劳动很小、很简单。这个劳动也是有目的”-----在看到面包后,去伸手拿了,开始品尝了、咀嚼了,吞咽了。着就是你的“劳动”?

兄弟认为是的,这是劳动,是自我进行的消费食物过程当中的很简单的广义的劳动。如pengleigz网友所说,这种劳动,如果自我不能进行的话,往往就需要专业护理人员甚至医疗人员来进行了,代价可能挺大。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15 12:39:09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1-15 12:41:00
以下是引用徐生在2007-1-15 12:36:00的发言:

兄弟认为是的,这是劳动,是自我进行的消费食物过程当中的很简单的广义的劳动。如pengleigz网友所说,这种劳动,如果自我不能进行的话,往往就需要专业护理人员甚至医疗人员来进行了,代价可能挺大。


照此逻辑,呼吸、心跳都是劳动,因为“如pengleigz网友所说,这种劳动,如果自我不能进行的话,往往就需要专业护理人员甚至医疗人员来进行了,代价可能挺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1-15 12:41:00
以下是引用ruoyan在2007-1-15 8:59:00的发言:

“交换的实质”。。。。“是为了得到对方的物品,是为了消费(含生产消费)对方的物品”——加一句:获得一种新的效用——这个同意吗?“这应该是交换的原因。”

兄弟同意老兄的观点,即效用或新的效用或所需要的效用是交换的原因。或者说,物品在使用过程当中的使用的价值,是交换的原因。老兄是否有进一步的观点呢?请老兄说下好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