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uyang_123 发表于 2011-12-18 20:40 
金融股权“贱卖”或“贵卖”不是问题的本质
德邦证券总裁 余云辉
1.汇丰银行入股交通银行价格为每股1.86元、美洲银行入股建行的价格是每股1.17元、苏格兰皇家银行入股中国银行价格为每股1.22元、工商银行的定价只有1.15 基本反应了这几个银行的资产情况和运营水平。 交通银行是改革开放成立的, 历史包袱最小,人员结构最好,经营理念最先进,自然价格越好。 我们的银行改革思路也是最差的放在最后,最好的放在最前。价格一路走低很正常。
2.关于“大部分西方发达国家都禁止把超过10%的银行股权卖给外国投资者”这样的话,最好拿出证据来,英美德法哪条法案有这样的要求?
引用一段论文
“资料来源:Retail Banker International,April 4,2002.
1999年苏格兰皇家银行以21亿美元收购美国美隆银行的零售银行业务,形成进入美国开展零售银行业务的强有力基础。汇丰集团2002年末收购美国的消费者贷款银行家户国际(Household International),家户国际是美国第八大银行卡发行银行、第二大第三方私人标牌卡发行商,通过这次收购汇丰集团增加了5300万客户,直逼花旗集团的全球性地位。荷兰ABN—AMRO集团1996年开始大举进行海外零售银行业务扩张,先后收购意大利第四大银行罗马银行、第八大银行安东维尼塔银行股权,使意大利成为其第四大母国市场:1997年收购标准联邦银行集团,现在已经成为美国芝加哥地区第二大银行集团;1998年,收购巴西的Banco Real银行,使ABN—ARMO获得了巴西零售银行业市场5%的份额,由此巴西成为ABN—ARMO的第三大母国市场。ABN—ARMO还在亚太地区进行扩张,先后于1998年收购泰国的亚洲银行,1999年在印度、新加坡和中国台湾收购消费者银行业务。Nordea集团1995年以来通过对瑞典、芬兰、丹麦和挪威等北欧国家10多家零售银行合并收购,形成跨国区域性零售金融集团,在2001年,零售银行业务对集团利润的贡献率高达89%。此外,多家非银行零售银行产品供应商如GE消费者金融等,也不断向外扩张扩大其国际经营的地理范围,形成国际性乃至全球性经营网络。”
这么多跨国收购,你视而不见了。这还不是入股,是并购。
3. 为什么要开放中国市场。你说台湾银行业有30年的保护。 我问你大陆的银行业有多少年的保护?从49年到05年,56年的保护。这还少了?保护的结果是什么?一堆烂帐,还不能倒闭。这就叫大而不倒。一个建行坏账超过3000亿,每个老百姓要要拿300块养着建行。后面还有农行这个更吓人的家伙。你好意思让老白姓养着四大银行。
4.为什么要卖。 开放金融市场是经济开放的必然要求。 既然要开放市场,又不想让外资银行直接进来。那么只有一条合资。那么引入战略合作伙伴,入股五大银行就是很正常的事情了。此时银行恰恰需要改制,上市,需要外资银行做战略合作伙伴。因此引入外资银行做股东顺利成章。至于价格,美银的价格,不是市场价格,因为上市前就没有市场价格。你那05年的价格和现在比。当然便宜了。按照你的逻辑,我是不是可以认为凡是05年进行股改对价的,都是贱卖国有资产啊。那时候股票多便宜啊,现在多贵啊。
5.出售控股权的问题。 汇金从未出售过建行的控股权。当初汇金出售股权你们骂,如今回购股权你们也骂。到底你们想怎么样?
6. 如文中所言“银行的问题很复杂,不良资产的形成跟各地不均衡的改革和不平衡的开放甚至过度开放有关,也跟忽冷忽热的ZF投资冲动有关,跟资本市场人为滞后有关,并非银行治理结构一个因素发挥作用。即使为了改善治理结构,引进外资也未必具有想象中的效果。根据央行于2003年完成的一项对2001~2002年我国不良资产形成的历史原因的调查分析,由于行政干预形成的银行不良资产要占到不良贷款总额的80%,而由于国有商业银行内部管理原因形成的不良贷款仅占总额的20%。更为令人关注的是,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最近发布的一份关于地区金融生态环境研究报告,发现中国金融部门资产质量之优劣,竟然70%以上取决于金融运行的体制环境。” 银行改制的首要目的在于抵消行政干预。改制前银行行长更像官员,而非企业家。听命与书记而非总裁。改制就是把不像行政机构也不像企业的银行改成真正的企业。那么建立董事会,合理的法人治理结构自然是重中之重。引入外资银行,是改善治理结构的重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