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往昔峥嵘岁月,当年的天下为菊可是叱咤风云的江湖一哥。曾几何时,那个年少轻狂、血脉喷张、肆无忌惮、酣畅淋漓的炒作高手和争议之王,静悄悄、华丽丽地转身为含蓄内敛、低调内涵、成熟稳重、知性达观的论坛达人和学术“前辈”。居然从一朵含血喷人的chrysanthemum变作如今娇艳欲滴的rose,前后的种种表现令人乍舌。从天下为菊的成名与转型,我们看到了草根阶层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一条既非典型又典型的道路,其中蕴含的道理令人深思、发人深醒。
成名之路:天下为菊本一介草民,芸芸众生中多这个人不多,少这个人不少,在论坛数百万注册用户中,一没钱财(七八位的论坛币),二没权利(生杀与夺的斑竹),三没资历(驰骋论坛的前辈),四没声望(已经成名的人物),实在是一个稀松平常、普通平凡的泛泛之辈。奈何此人不甘寂寞,不愿平凡,但苦于没有优势的资源可以利用(没钱没势没关系),只能选择一条非典型的成名之路,为了快速起见,该人选择争议和炒作的成长方式。这种成名方式有三个要点:一是选择一个极容易引起争议且敏感度极高的争议性话题,他选择了论文的写作与发表这个题材,试看中华大地,拿学位,混文凭,评职称,定绩效,哪里少得了论文这位思密达大神,于是数亿人民复制粘贴、引进拿来、修修补补、拼拼凑凑,硬把我们的伟大祖国缔造成了世界论文工厂,有点跑题了,转回来,反正就是论文的写作与发表是广大劳动人民心中的难以言表的痛,或是广大人民公仆心中难以启齿的耻。于是此人声称自己在这方面好生了得,今天要发表核心,明天冲击权威,在逆淘汰文化盛行的神州文化下,肯定为大多数人所不齿,鄙视之、谩骂之、攻击之、痛斥之的人络绎不绝,一时间沸沸扬扬,好不热闹。与其说是天下为菊太嚣张,不如说触及到了我们的潜意识里面的朦胧痛楚。于是,第二个要素又出来了,即符合大众的心理习惯和认知模式。看来,天下为菊应该对佛洛依德心理学和大众心理学有一定的了解和认知,不然他就不会利用这种大众的普遍心理去铺设自己的成名之路了。第三个要点是挑拨神经和制造气氛,要点是用用话语挑拨不明真相的群众,制造罗生门,最后引起大众的积极参与,最好形成正反方的激烈交锋,否定之的层出无穷,肯定之也大用人在,这些天下为菊都做到了,看来此人很有做媒体的潜质。
转型之途:马斯洛需求层次最底层的那个,也许是人性最根本的体现吧。从旧时山大王的票子和女人,但时下我辈的房子与车子。天下为菊不可能永远是天下为菊,成名只是过程,并非结果,就像宋江上山就是为了招安,有朝一日能为赵宋效力,天下为菊大概是最想得到的是经济研究这样的权威期刊和除了男女之外的第三类人做老婆。所以他的华丽转身是理所当然的,也是,所有做经济学教学与研究的人都是这种想法吧,从这个意义上说,这又是一条典型的发展道路,因为我们最终的理想也无外乎此。所以所,会哭的孩子有奶吃,就是这个道理。不管怎么样折腾,也不管折腾的多么厉害,都是为了围城中和体制内而已。
那么,衷心祝愿天下为菊们能够如愿以偿,得以进阶。但是,天下为菊以后,还会有天下为菊吗?天下为菊本来可以为这潭沉闷的死水中引入一些清新的气息,但最终结果无外乎是几圈涟漪罢了。如果天底下能多几个天下为菊,也许草民的成名之路之路可以不用那么非典型和艰涩难行了(芙蓉jj和天下为菊应该好好交流总结下),学者的转型之途也不会那么千篇一律和庸庸碌碌了吧。
本帖仅代表个人观点,如引起相关当事人不适,本人在此深表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