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市场的潜力已经不是什么值得探索的事,各大国外车企挤破了脑袋想在这块肥肉上分得一点腥。事实上,他们做到了,而且得到的远比他们想象中的要多得多。最可怜的是国内被挤压的自主品牌,如今已有苟延残喘之势。

如果你搬出爱国主义想要支持国货,倒是值得敬佩,因为这种人实在为数不多。但不可否认的是,很多人叫嚣着这个理念的,大多是目前买不起车或者是买得起车但仅仅够得上自主品牌的某些底线品牌的。人类多数都是非常实际的生物,一旦兜里有些许钱,买车的时候任何爱国情操都会放到一边,性价比之类的说辞就会被抬上首位,而性价比这东西,包含着安全性、配置、价格,甚至知名度等等实质或虚无的东西,已经不再是仅仅廉价所能掌控的范畴。对于一些口袋深不见底的,更是简单,豪车是不二之选,试问,自主品牌中,有哪个品牌可以名正言顺地担当起豪华品牌这个高帽?
销量看实质

11月销量,合资品牌依旧高歌猛进
从1999年开始,自主品牌的发展可以用如日中天来形容。不管是环比还是同比,都有着相当明显的增速。只是到了2011年底,在踏入12月之后回顾前11个月的销量,大多自主品牌笑不起来了。被前些年的销量弄得头脑发胀,大多数自主品牌都在去年信誓旦旦地宣称,要如何扩大生产线,在2015年销量冲到几百万之类的豪言壮语。2011年的这盆冷水,足以让他们好好冷却一下那牛气冲天不切实际的劲头。
大多数自主品牌都主打低中端的定位,这类产品的特点就是价格便宜,排量低。可是,相应的,仅仅靠着这老两样还是撑不起一片天,国家一个政策,就足以让他们痛不欲生。今年国家对购置低排量车型的政策补贴门槛再次被提高,这也让那些原本靠排量取胜但却对油耗控制不严谨的自主品牌吃了一个闷亏。当然,合资品牌中的低排量车型也同样受到了相应影响,只不过对他们的影响远远没有自主品牌来的深刻。消费者想,反正如今购买低排量的车型已经难以获得国家政策补贴,那倒不如买些排量高一点的,而排量高的,就落到了自主品牌所不擅长的领域。

05年-11年,汽车销量走势图
种种情况下,自主品牌成为了最大的“受害者”,而合资品牌,依旧高歌猛进。1-11月除了一直独占鳌头的上海通用(110.88万辆)、上海大众(106.09万辆)以及一汽大众(94.68万辆)这一线阵营外,东风日产(73.13万辆)也奋起直追,直达销量第四名。与上年同期相比,这些合资品牌增速都均高于全行业,而有些日系企业诸如一汽丰田(46.83万辆),因为地震灾害的影响较为深重,但依旧勉强冲进了销量前十名,可见底子厚的企业抗压性确实比较强。
前面已经提到了,2011年虽然是这12年来增速最慢的一年,但并不是没有增长,目前来说还有那微弱的3.6% 增长率。可是从销量统计来看,大多数自主品牌呈现了负增长状态,那么这点增长率,几乎就全部由合资品牌所带来。也就是说,原本打算买自主品牌的消费者,或者停止了购买欲望,或者转向了合资品牌。如此情况,是问天不公,还是自主品牌懈怠的结果?不言而喻!
奇瑞比亚迪难完成目标
自主品牌中,虽然奇瑞(57.17万辆)以及比亚迪(39.65万辆)都在前十之列,但离当年的风采已经褪色很多,而且要达成销售目标,除非12月剩下的时间能出现奇迹,不然也就成了天方夜谭。
除了政策的影响外,品牌自身也有很多的问题,特别是比亚迪,这几年的销量呈现的抛物线特别明显,这就是比亚迪高速增长盲目延长战线所导致的结果。而奇瑞亦是遭遇类似的问题,而他们都意识到营销策略出了问题,不约而同地,都宣布进入调整期。
奇瑞比亚迪进入调整期

比亚迪在前段时间可谓是“绯闻”缠身,裁员风波将比亚迪推到了风口浪尖上,各种不利的新闻铺天盖地,而内部团结也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考验。面对接踵而至的麻烦,在内忧外患之下,王书福也不得不宣布,比亚迪进入为期3年的调整期。

奇瑞年销量不过2万的车型之一:QQme
同样的,奇瑞也于近期宣布进入调整期,而奇瑞的这个举动,倒与比亚迪不同,更多的意图在于养精蓄锐,蓄势待发。且看前几年的奇瑞告诉增长的结果,粗略统计,奇瑞目前至少就有25款车型以上,仅QQ系列,就有QQ3、6、me等多款车型,再加上风云、旗云系列等,囊括了各种各样的车型系列,发展日趋完全的情况下却也出现了不少问题,比如在众多产品中,拥有者很多的鸡肋产品,年销量不足2万辆,这些车型包括QQ me、东方之子、A1、瑞麒V5、威麟X5、瑞麒M1,以及商用车优派、优翼等十多款车型。
而奇瑞的进入调整期后,宣称,将于1年内不再推出新的产品,不过奇瑞高层做出这个决定并不是毫无思量,比如如何在1年无新车的日子吸引关注度,又如何面对层出不穷的新车打击,再如何面对消费者的质疑以及喜好迎合问题等。这场“卧薪尝胆”的决策,或许会将奇瑞推向新的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