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文明程度取决于政治民主程度
有一种说法是"如今许多人都有他们的生活圈子".这个所谓的"生活圈子"大概也就是能够天天往来的,或经常往来的,由相处比较密切的邻居.同事.老同学.生意场上的同行等结成一伙.不同的是,各人的社会地位不同,生活圈子的层次也不同.
没有任何所谓生活圈子的人也是有的,如异地居住、除了工作和料理个人的事情外,不与外界交往,这些人也就成了社会最弱势者.这些最弱势者往往成为寻衅滋事呈强好斗者欺负的目标.这种以强凌弱的社会问题,其社会根源是因为政治欠民主,造成社会等级,以至在一些地方产生强势群体与弱势群体。
有的有社会地位的人(有的是芝麻官)与民间弱势者发生口角时脾气很大,轻者大声呵斥或漫骂,重者大打出手.这就是"遇到到羊时他便是狼,遇到狼时他便是羊"的双重人格.
这种由强势群体和弱势群体构成的社会,是因欠民主的政治体制造成,也会因民主政治的建立而消除。当某个地方和某个单位的公共权力由这个地方或这个单位的公众民主选举产生的人掌管,并且管理过程受到民主监督,都是公事公办,特权和强权因此消失。
特权和强权消失,依仗特权、强权、关系网、潜规则保护而存在的强势群体便不复存在,所有的人生存与发展将完全依赖于民主与法治,没有依仗特权、强权、关系网、潜规则、帮派势力来保护特殊公民和强势群体。
在民主与法治的大环境里,寻衅滋事呈强好斗者受到棒喝,人们将获得普遍的安全感,礼义之帮的良好风尚,如礼让、谦虚、和蔼、助人为乐和见义勇为等好品德将发扬光大。媒体曾有文章责备某地方“民风强悍”是没有道理的。
“群众是不受责备的”。受责备的应是这个地方和单位政治不民主,或者说是政治欠民主,公共权力被一部分人利用任命制垄断了,实行特权和强权管理。这就给这个地方的民众遇到纠纷“不评道理凭力气、凭势力”起到了不好的示范作用。
有关一个地方民风问题,重要的是进行这个地方民主政治建设,建立健全并落实公共权力(如公办学校、医院、国企等管理权)由单位公众民主选举产生的人掌握,并且受质询制的监督,变特权政治为民主政治。一个讲民主选举、讲权利平等、也是讲道理的管理方式、政治方式,是人们相处和谐、民风淳朴的前题。2009-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