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1885 1
2011-12-21
  【财新网】(记者 高昱)

    最近商业界的一个热点是微博实名。如何看待微博这样的社交媒体,多多少少和每个人都有些关系。

  社交媒体,顾名思义,是一种社交工具,即维护老朋友、认识新朋友。比如Facebook本意就是一份“花名册”,通常美国大学会把这种“花名册”发给新来的学生和教工,帮助大家认识学校的其他成员,MySpace以帮助人们基于共同的兴趣爱好扩展交际空间为卖点,后来,社交网络为维护“关系”而增加了信息传递功能,Twitter允许用户将自己的最新动态和想法以短信形式发送给手机和个性化网站群,而不仅仅是发送给个人。在中国,微博在社交和发布信息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一些新的功能,比如浏览热点新闻、传递观点和发泄情绪。

  这些“国是民主化”的新功能显著拓展了微博在中国的发展空间。一些公共行动倡导者受到了极大鼓舞,寄望于它成为无所不能的组织工具,另一些商业模式爱好者则不停的欢呼社交媒体正彻底改变人们的交流方式和选择方式,向风险投资商讲述依托于社交媒体的颠覆性创新商业故事。我不得不把这些过分相信假设的新媒体拥趸称为“唯我论者”。

  是的,微博成功地诞生了“随手拍解救失踪儿童”、“免费午餐”这样众人拾材火焰高的壮举,但我们同样无奈地看到,拐卖儿童的黑色产业链与制度基础毫发无损,而一旦集腋成裘的慈善事业需要进行组织化实施,一场斯文扫地的乱战令人痛心。我们必须正视社交媒体的两大特性:它可以有效地鼓舞大众参与某些力所能及的善事,却不足以组织他们甘冒风险展开某种与既有规则——哪怕这规则早已人神共愤——相悖的行动;它可以高效地完成成千上万的人自发组织,却无法完成任何一件需要分工共识和流程约束的议题。

  社交网络的理论基础是“六度分隔理论”,它把人与人的关系分成三类:强连带、弱连带以和无连带。根据认识时间的长短、互动的频率、信任关系和知识共享性,强连带指的是“熟人”,弱连带指的是“认识的人”,而“无连带”是那些生人和叫不上名字的点头之交。显然,微博上的“关注”与“粉丝”大多属于弱连带和无连带关系,社交网络的意义是充分发挥“弱连带”和“无连带”的作用,很多案例证明,透过人际“弱连带”和“无连带”,在寻找工作和商品信息方面,有“强连带”无法比拟的优势。

  然而,有些事情惟有在具备相当信任关系的熟人或朋友之间才可能发生;有些活动惟有透过强大的专业组织和分工决策才可能执行,比如一起研发一款发动机。在网络上,个人间的关系非常松散,每个人都有平等的发言权,没有清晰的权力界限和集中的决策机制,因此很难借助网络达成战略共识、设定战术目标、控制执行环节以及监督和检验结果。任何一个小问题的意见冲突、任何一个细节的执行错误,都可能使无中心化、无纪律性的网络行动陷入争论乃至争斗,最终不名誉的分崩离析。

  我们确实身处一场伟大的变革当中,但工具终究是工具,它能给提供某些解决问题的办法,但真正伟大的、能给社会带来变革的,还是事业本身。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1-12-22 23:58:57
非常赞同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