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教师之家与经管教育
1245 1
2011-12-21


来源:武汉晚报

本报讯 (通讯员 王怀民 邓宇晴 记者 屈建成 实习生 侯晓霜)“一个热衷功名的人却写出宁静淡泊的文章,这就是文不如其人。”“难道虚静淡泊与热衷功名就不能共存于一人之身吗?”这不仅仅只是辩论,更是一次期末考试。昨日,武大文学院2009级人文科学试验班《中国文学批评史》举行别开生面的期末考试——学术辩论。

  

授课教师、武大教学名师李建中教授称,这是改变传统考试方式的一次创新尝试。

  

该班同学邱经天介绍,李老师在学期开始就布置了“言尽意/言不尽意”等四个关于中国古代文论的辩题,并强调这门课的考核标准就是学生在辩论中的表现及基于辩论提交的论文,不另行安排期末考试。

  

该班同学被分为4个小组,学生自主选择辩题和辩论立场,小组成员搜集相关资料,集体讨论,课下完善论点和论据,课堂上进行临场辩论,其余同学充当观众和评审,同时积极参与辩论,提出问题。教师则担任全场“主席”,进行最后的总结,并在学术上对辩题进行综合阐发。

  

李建中称,这种改革可以改变死记硬背的传统考试模式,将单一考察学生的记忆、默写能力转化为立体考察,达到学术训练的目的。

  

据了解,李建中教授在教学改革领域新创迭出,去年《中国文化概论》课期末考试,他曾让学生“自拟一份本科目考卷”。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1-12-21 15:46:57
觉得不错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