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社会心理学(二)重要考点整理
说明:该内容是真题
2010
年10开始至2015
年10月中出现的名词解释、简答论述部分知识背诵要点版。另最后补充了最新
16年10月考试中一个没有出现过论述题(注:该次考试中没有名词解释的题)。个人整理,仅供参考.
晕轮效应:
是指当认知者对一个人的某种特征形成好或坏的印象后,他还倾向于据此推论该人其他方面的特征。本质上是一种以偏概全的认知上的偏误。
群体内聚力:
指的是群体对其成员吸引力、成员愿意留在该群体内以及成员间互相交往的程度。
环境应激:
指的是环境条件妨碍了人们最佳发挥功能,由此产生了人们对环境的应激反应.
利他行为:
是指一种不期望任何形式报答的自觉自愿的有益于他人的行为。
助人行为:
是指一种为改进他人幸福的行为,不论助人者出于何种动机。
优先效应:
也称为首因效应,指的是在信息呈现顺序中,首先呈现的信息比后来呈现的信息在印象形成中有更大的权重。
认知失调:
是指由于做了一项与态度不一致的行为而引发的不舒服的感觉.
领域性:
是指个体或群体对地域和物体的独特使用。
侵犯行为:
是指直接达到伤害欲以避免的他人的目的的行为。
归因:指的 ...
附件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