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学术道德监督
2048 4
2011-12-26
“德治”的一种类型,极“左”思潮分析

(违背辩证唯物主义的道德要求,不可取 )

某网民说:“文革”时期,极“左”思潮认为“扎根农村、边疆干一辈子革命”是最道德的. 当时,去的人基本都是自愿的,很少有强迫的。去了,还有受不了苦,回来的。那段历史不宜全盘否定。当时在这个问题上,确实有些先进典型,如蔡立坚,就是抛弃好生活,到一相村庄,带大伙走共同富裕之路,若不是后来,强迫她回城,也许另一个南街村就出现了。

(见《评论网》《毛泽东思想与极“左”思潮的区别》主帖内,某网民的留言. 游客 发表于2011-12-14 14:55:22 IP:118.26.246.26

评:

如果给当时的初中毕业生有这样的选择,可以继续上学或就业(进工厂工作),还会有初中毕业生选择上山下乡,愿意“扎根农村、边疆干一辈子革命”?没有这样的选择,怎么可以说“基本都是自愿的”?

“去了,还有受不了苦,回来的”。对于回来的人,有门路办证明的可以报进户口,没有门路办证明的,报不进户口,就是被社会歧视“无户口”的人。这里,同样的初中毕业生,因为上山下乡,他们各自的命运有天壤之别。

过分的道德要求(要求他人当“圣人”),其背后就是不公平,损害他人合理合法的利益。

上山下乡毕业生分配规则不明,其结果助长了办事依靠“开后门”的不正之风。人们为了趋利避害,在户口回城、升学、找称心的工作等方面“八仙过海各显神通”,造成官场和社会风气的倒退。

有门有路的春风得意,无门无路的“灰头鼠脸”,有被社会歧视的感觉。一句话,离开规则的道德要求就是不公平、不道德,产生新的利益被剥夺群体。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对曾经有过的一段历史的反思,防止违反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的、也是不科学的极“左”思潮(属于“德治”的一种类型,不是“以法治国”)重演,还是很有意义的。2011-12-26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1-12-26 18:39:27
重要的是民主制度,道德要求不靠谱

驳“私心权欲要不得”论
================

2 楼: 水碧山青 关注 于 2011-11-28 21:58 发表 只看该作者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在无产阶级内部要团结是非常重要的。自私自利和权力欲望是永远要不得的,像华国锋私心权欲人物,没有给来好处,害了党和国家。我们现在以民族和人民的利益,放在前面,什么时候事都好办,大家都把自己的的利益放在前面,什么事都难办。
==================================
很中肯的话!
=================
“自私自利”也许是人之常情,不是战争年代为了革命胜利,革命者需要放弃任何“私心杂念”,不可“自私自利”,自觉服从最严格的革命纪律和革命道德的约束。

和平年代,人非神仙,“自私自利”各人程度不同,不一定是坏事。“权力欲望”可以为社会作贡献,也可以为了升官发财。所以“权力欲望”也不一定是坏事。

重要的是让人们的“自私自利”和“权力欲望”在一个合理、合法、人人平等的范围内通过各代表会议民主程序“优胜劣汰”、“能上能下”、健康发展。

“文革”存在严重的侵犯人权的错误,不可能再上演,实现“依法治国”和民主政治还是可能的,因为宪法和党章有规定。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最先要做好的大事就是实现宪法规定的、也是全党和全国人民总结“文革”教训得出的结论、“依法治国”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2011-11-29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2-27 22:00:53
违背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的道德要求,不可取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2-28 06:59:44
德治的实质就是人治,尤其是在法治还没有基本实现的情况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2-28 07:01:51
何况,某些人所谓的德治,其实只是对普通民众的要求。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加微信,拉你入群
微信外可尝试点击本链接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