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休闲区 十二区 跨学科讨论区 哲学与心理学版
989 1
2015-04-22
立法与决策让网民讨论的哲学根据
--------------

18 楼: 刘项从来不读书  于 2015.04.20
         
引自:14 楼: 210742038 关注 于 2015-04-20

、、、、、、所以说,马克思主义在实践过程中不断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分析问题和解答问题,从而不断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如果新华论坛开辟立法部门立法前和政府决策部门决策前先让网民讨论,就是一个正确的思想,这里是完备科学的法律、决策、措施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集思广益”、是“调查研究”的成果,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观和方法论的成果。
-----------------

非常赞同。
--------------------------
为什么讲“如果新华论坛开辟立法部门立法前和政府决策部门决策前先让网民讨论,就是一个正确的思想与思路”?

答,因为人民、民众,这里是网民,也是人民、民众的一部分,而且是人民、民众中关心时事比较积极的一部分,是可以借用的“思想资源”。论坛讨论,是立法部门和政府决策部门“密切联系群众”、“走群众路线”、“倾听群众的呼声”现成的渠道和平台。

人民、民众、网民,他们可以统称社会大众,社会大众实际地感受到以往法律、政策的利益得失,他们本来就是“为人民服务”工作的服务对象,是社会实践的主体和共和国的主体。

因此,新华论坛开辟立法部门立法前和政府决策部门决策前先让网民讨论(立法部门和决策部门根据网民经常的讨论、不同的意见择优录取、及时调节需要调节的政策,修改需要修改的法律)是十分必要的,是防止可能偏离“为人民服务”宗旨的好办法。

也是防止立法和决策可能异化的根本措施。从而根本防止“文革”时期曾经出现过的“积重难返”问题。

让人民大众,这里是网民积极参加立法前和决策前的讨论,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观和方法论的要求。迄今为止,历代党和国家领导人对人民和群众有极高的评论。

当今,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并开展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再讲“走群众路线、密切联系群众、倾听群众呼声”就是一例。2015、4、22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5-4-26 11:45:55
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



(2006年8月27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通过)

六、切实加强立案监督

、、、、、、(二)加强外部监督。人民法院要自觉接受监督,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督查法院登记立案工作反馈的问题和意见、、、、、、。
----------------------------------------------

《人大常委会监督法》与《人大代表监督法》有什么不同?


这里讲“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督查法院登记立案工作”不知是一个程序还是两个程序?讲“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督查”应该是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督查和人大常务委员会督查有两个监督程序的。那么人民代表大会与人大常务委员会之间是否存在上下级关系?不存在。两者的关系也是辩证的。

这里讲的“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督查法院”应该是两者取其一。是人大常委会督查法院,或者是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督查法院。人大常委会督查法院有《人大常务委员会监督法》,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督查法院应该有《人大代表监督法》。

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2006年8月27日制定,简称《人大常委会监督法》。《人大代表监督法》没有制定。《人大常务委员会监督法》与《人大代表监督法》有什么不同?人大会常务委员会成员有一些是原政府官员,人大会常务委员会的监督是官员监督官员的成分多,人大代表的监督是直接来自代表的监督,因为不是官员监督官员,所以这样的监督往往是公事公办,没有情面方面的顾虑。

因为人大会常务委员会的监督是官员监督官员的成分多,所以常务委员会监督问责官员 事例鲜有所闻。人大代表的监督是直接来自代表的监督,往往是公事公办,没有情面方面的顾虑,但这样的监督法又不制定,一定程度地影响和削弱了人大监督效力。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