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1199 5
2011-12-27


来源:中国证券报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12月24日对外发出《关于公布2011年17类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结果的公告》,根据检测结果,蒙牛乳业(眉山)有限公司生产的一批次产品被检出黄曲霉毒素M1超标140%。

   

蒙牛方面26日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造成不合格的原因是当地个别牧场的一批饲料因天气潮湿发生了霉变,使得奶牛在食用这些饲料后原奶中的黄曲霉素超标。“由于眉山工厂原奶质检员工作中出现重大失误,导致这一批次原奶中超标的黄曲霉素未能检出。”

   

超标暴露质控缺陷

   

国家质检总局此次共抽查了北京、天津、河北等2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128家企业生产的200种液体乳产品,抽查发现有2种产品黄曲霉毒素M1项目不符合标准的规定,其中便包括蒙牛乳业(眉山)有限公司2011年10月18日生产的250ml/盒包装的纯牛奶产品,该批次产品黄曲霉毒素M1实测值为1.2μg/kg,而国家规定的最高值为0.5μg/kg,黄曲霉毒素超标140%。

   

另一款福建长富乳品有限公司生产的长富纯牛奶(精品奶)也被检出黄曲霉素M1不合格,实测值为0.9μg/kg,较国家规定最大值超标80%。

   

据悉,黄曲霉毒素M1危害主要表现在致癌性和致突变性,对人及动物肝脏组织有破坏作用,可导致肝癌甚至死亡,很多国家已经对牛奶和乳制品中的黄曲霉毒素M1含量有了明确的限量标准。

   

蒙牛方面26日给中国证券报记者发来声明称:此次不合格的批次仅为一批次的利乐包纯牛奶,其他牛奶均合格;造成不合格的原因是当地个别牧场的一批饲料因天气潮湿发生了霉变,使得奶牛在食用这些饲料后原奶中的黄曲霉素超标。“由于眉山工厂原奶质检员工作中出现重大失误,导致这一批次原奶中超标的黄曲霉素未能检出。”

   

在国家质检总局12月24日发布公告后,蒙牛曾于12月25日凌晨和25日晚间两度发布公开声明,承认四川眉山工厂生产的利乐包纯牛奶产品黄曲霉素M1检测结果超标,并向全国消费者致歉。声明表示该批次产品在接受抽检时尚未出库,公司对该批次全部产品进行了封存和销毁,确保没有问题产品流向市场。

   

有乳业专家表示,黄曲霉素是乳企的常规检测项目,身为行业龙头的蒙牛居然没有自检出来,说明其生产和质量控制体系存在严重缺陷。事实上,除了2008年深陷行业性的“三聚氰胺”事件之外,蒙牛近年来频频发生产品不合格问题,屡登“黑榜”。

   

乳业股成“难兄难弟”

   

因26日正值香港公共假期,在港交所上市的蒙牛乳业(02319.HK)股票并未开盘,休市前的23日公司股价下跌1.128%,收盘价26.30港元。

   

但A股乳业上市公司26日则或多或少受到了该消息的影响和拖累,伊利股份(600887)表现最为弱势,当日下跌5.36%收于19.79元/股,且成交量明显放大。其他乳业股如光明乳业(600597)、皇氏乳业(002329)也都表现不佳,仅有三元股份(600429)逆势上涨0.75%,收盘价5.37元/股。

   

业内称,尽管其他知名乳企此次并未被曝出不合格问题,但乳业长期以来累积的食品安全隐患已经令消费者产生了极大的不信任感,这种不信任已经扩散至整个行业,各乳企大都成为“难兄难弟”,很难彻底从一个事件中抽身。目前该事件虽未造成三聚氰胺时的严重后果,但未来该事件对乳业的影响还需要观察。可以肯定的是,国内乳业如果继续透支消费者和市场的信任,刚刚复苏的行业将会重新陷入低迷。

   

2008年的三聚氰胺事件曾令国内乳业发展一度跌入冰点,经过较长一段的低迷期,乳品行业元气基本恢复,去年乳制品行业产量曾创出历史新高。今年以来,国内乳制品行业也保持稳定增长,数据显示,今年11月份全国乳制品产量214.8万吨,同比增长17.3%,增速比10月上涨7.1个百分点;1-11月份累计产量2153.2万吨,同比增长13.6%。

   

不过,业内人士也称,2012年乳品行业内生性收入增长已面临压力,预计增速将低于2011年,而潜在的不安全因素更是降低了乳业继续快速增长的可能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1-12-27 09:47:36
蒙牛以后改名叫蒙人比较好,
这样更符合他对自己的定位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2-27 09:58:32
开始赖了,到处赖。
作为生产的最终环节,原材料的问题也是自己的问题。

佛祖保佑 这帮孙子生小孩没有屁眼!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2-27 10:04:50
应该自己反省,从监管层抓起,真是摊子越大质量越来越不敢恭维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2-27 12:52:29
还是通知下家里人不要和牛奶了, 自己磨豆浆喝吧,只有这样才放心。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4-2-20 14:18:44
阅读、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