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1017 0
2011-12-31

英国10月份失业率的意外上升不能因为通常所说的“不能仅凭一个月的数据就妄下定论”就不被当回事。当月的失业率升幅也许高得有些异常,但它表明一种自4月份以来便显而易见的趋势如今已是更加明显。之前人们曾惊讶于经济的不振对于失业率的影响竟是如此温和。现在,这种惊讶的情绪正在迅速消失。

  如果说有哪种判断是不靠谱的,那就是对于英国总体国民产值的判断。按照最新一次评估,2011年第三季度英国国内生产总值(GDP)据说增加了0.5%。《英国央行通胀报告》(Bank of England Inflation Report)解释说,这个季度“得益于各种一次性因素的消除的提振作用”。英国央行认为商业调查表明,今年第四、也是最后一个季度的经济产值将“大体持平”。

  在上一个经济周期,从2008年第一季度的顶峰到2009年第二季度的衰退低谷,英国国民产值累计下跌了7%。自那之后,“复苏”的脚步一直十分缓慢且时断时续,我们从未回到以往的顶峰。

  这表明这场萧条有多严重?我用了“萧条”一词,依据的是英国国家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对于“萧条”的定义:国民产值长期低于衰退前峰值。直到前不久,趋势年增长率还被定在2%至3%。假使经济产出自2008年初高点以来就一直保持这一增速,那么目前的经济产值将比现有水平高出14%。比起争辩我们是否即将进入双底衰退,这件事要更有意义得多。

  有一种对现行政策的辩护可以不予考虑。不管膨胀的银行和房地产业曾经发生过什么,2008年时实体经济并没有通胀过热的迹象。一个更说得通的解释是,由银行业引发的衰退永久地降低了经济的生产能力。如此一来,指望全部缺口会在经济复苏后得以填补的想法是不切实际的。直到最近,大部分人对于这一永久性损失的估计大约都为GDP的5%。英国预算责任办公室(Office of Budget Responsibility)是否有胆量将这一数字进一步提高,答案很快就会揭晓。

  即使我们是按照表面价值作出的这种估测,国民产值仍然比如果没有出现内生式通胀的水平低9%。然而,对于生产力损耗的这些估测,有一个更深层次的反对理由。有人认为这些所谓的永久性损失是实行限制性财政政策的结果。假如再多几年经济负增长或是以极低的速度增长,对于永久性产出损失的估测将会进一步上升,那么看上去这场萧条也就没那么严重了。

  到头来,这一过程具有了自我实现的特性。投资受到抑制,培训活动减少,动物精神受到压抑,直到最终生产力降低——随之降低的还有最终复苏中需求可以安全增长到何种程度。“上帝欲使其灭亡,必先使其疯狂。”

  我们需要采取特别的举措来缓解年轻人群高失业率所产生的影响,这一点不言而喻。可即便是年轻人的失业率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仅凭这些措施——无论在哪个领域——它们都有可能只是将失业的重担转嫁到了大部分成年劳动力身上。经济陷入停滞的根本原因在于最终需求的前景黯淡。没有需求的增加,任何实实在在的复苏都是不可能之事。

  要想推动需求的增加,可以通过五项简单的举措来实现。首先,英国央行应该像它暗示的那样,马上实行新一轮定量宽松政策,同时还应扩大其资产收购范围,而不仅仅限于购买传统国债。其次,抛售北岩银行(Northern Rock)的股份后,英国财政部应该保持它在其他银行中的持股,这样它才有基础充当面向中小型企业的国有贷款机构的角色。第三,英国政府应该屈从于政治压力,无限期推迟原定2012年开始实施的增加汽油税的决定。第四,可以暂时降低增值税。第五、也是最有悖于正统理论的一点,应该发起一场“反储蓄”活动。

  当然,世界尤其是欧洲目前的形势令英国的问题有所恶化。但英国是世界的一部分,英国政府对于限制主义举措的支持也令事态恶化。如今,它敦促欧元区建立财政联盟,却希望自己能置身其外。也难怪法德两国的领导人会偶尔发怒。

  最后,我必须补充一点。所谓的“技术官僚”已受命出任意大利和希腊政府的领导者,这不免引人思考:如果英国也走到这一步,谁会被推选出来带领一个技术派英国政府呢?无疑有一个候选人:英国金融服务管理局(Financial Services Authority)主席阿戴尔·特纳(Adair Turner)。特纳著有大量有关宏观经济事务的著作,并且与两大主要政党均无明显关联。否则,我们确有可能出现更糟的局面。





作者:塞缪尔·布里坦 来源:英国《金融时报》2011年11月30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