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教师之家与经管教育
3919 9
2007-01-05
<P >“如果人人都怕出错,不敢说自己的想法,正确的答案从哪里来呢?让老师一个人讲才是最糟糕的。<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你听听,老师说<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教室就是出错的地方<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举一反三,此话简直可以称之为至理名言。换言之,老师也可以出错,因为谁都不是完人。进而言之,只有允<st1:PersonName w:st="on" ProductID="许">许</st1:PersonName>老师出错、宽<st1:PersonName w:st="on" ProductID="容">容</st1:PersonName>老师的缺点,老师才会从容地回归到人性美这个自然法则之下去育人。”</P>
<P >我很赞成这个观点,老师与学生都没有任何精神压力,在课堂中讨论与磋商,这种良好的互动最有益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其中的积极性,也最有利于创造思维的培养与形成。<BR></P>
<P ><B></B> </P>
<P >南方周末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2007-01-04 16:03:51<o:p></o:p></FONT></P>
<P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魏得胜</P>
<P >  老师给了个题目,说能不能写一篇《我理想中的老师》。因有过不少这方面的思考,便应允下来。过后想来,觉得这不是一个轻松可谈的话题:说浅了没意思;说深了怕<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离题万里<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勉强说又怕落得个<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不在此山中,只在<a href="http://www.sogou.com/sogoupedia?query=%D4%C6%C9%EE%B4%A6" target="_blank" >云深处</A><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的尴尬境地。所以,这里只就我目力所及,谈一点感想。<BR>  先来讲个教学故事。一位优秀小学教师上公开课时说:<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古人就是聪明,他们掌握了造字的规律,凡是和树有关的字,都有一个<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木<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字。<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讲到这里,一位男生高高地举起了手,要求发言,但老师就是不给他机会,而这位学生的手也一直举着。众目睽睽之下,那位优秀教师终于招架不住,几乎是愤怒地说:<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同学,你有什么话就说吧。<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那个男生站起来说:<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老师,你说错了,有个字和树有关就没有<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木<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字。<FONT face="Times New Roman">”<BR></FONT>  学生挑战老师,是不符合我们的文化背景的。所以,那位优秀教师的愤怒达到了极点,她立马毫无顾忌地说:<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你如果写出这个字来,我当着大家的面,一口把它吃掉!<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那位男生跑到讲台上,在黑板上写下一个大大的<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叶<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字。那位优秀教师的脸唰一下红了,她愤然回到办公室<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其实,叶的繁体就带<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木<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字,因对峙中的师生皆缺乏这一认识,才导致那令人难堪的一幕,这真是一叶障目了。<BR>  表面看,是<st1:PersonName w:st="on" ProductID="那位">那位</st1:PersonName>老师缺乏雅量,实际却反应了我们文化背景的弱点。进一步说就是,我们的文化始终贯穿着这样一种思想:课本上的准没错,为人师者也没错。这种观念固化了老师的思维,久而久之,老师也就无法承受来自学生的挑战。日本虽深受儒家文化的影响,但他们维新后教育观念发生根本性转变。我手头有份资料,是一个中国人写的,他通过孩子在日本上小学,认识了日本的教育制度。如作者问他的孩子:<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你日语不好,上课发言还那么积极,就不怕出错?<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孩子说:<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不怕!老师说教室就是出错的地方。如果人人都怕出错,不敢说自己的想法,正确的答案从哪里来呢?让老师一个人讲才是最糟糕的。<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你听听,老师说<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教室就是出错的地方<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举一反三,此话简直可以称之为至理名言。换言之,老师也可以出错,因为谁都不是完人。进而言之,只有允<st1:PersonName w:st="on" ProductID="许">许</st1:PersonName>老师出错、宽<st1:PersonName w:st="on" ProductID="容">容</st1:PersonName>老师的缺点,老师才会从容地回归到人性美这个自然法则之下去育人。<BR>  牛津、剑桥两校在宽松的文化背景下,就充分展示了他们教与学的人性美。比如教授们从不强迫学生上什么课,或怎么上课,一切全凭学生自己决定。<st1:PersonName w:st="on" ProductID="从">从</st1:PersonName>老师的角度而言,如果你教不好,由开学时班上几十人到学期终了变成没有人,没有学生也就无所谓先生了。当年的西南联合大学就有过类似的教与学,这也叫<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自然平衡<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学生呢?每个星期爱学什么就学什么,他与导师会谈时,把导师辩倒,他才快乐。这就叫<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自然学习<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如果有学生把导师给辩倒,那一定是导师最快乐的一天,而这恰恰是我上文中那位优秀女教师最愤怒的一天。英国人自豪地说:<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似乎把学生当成了生物,让生物生长;别的大学,似乎把学生当成了矿物,让矿物定型。<FONT face="Times New Roman">”<BR></FONT>  身在其中的学子,也乐此不疲。比如写罗马衰亡史的吉朋,他是牛津的,他就说,在牛津的<FONT face="Times New Roman">3</FONT>年,是他一生中最懒惰、最不出产的<FONT face="Times New Roman">3</FONT>年!再比如创物竞天择论的达尔文,他是剑桥的,他就说,在剑桥的<FONT face="Times New Roman">3</FONT>年,他什么事也没做!有人就此评论说,<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如果说在牛津睡了<FONT face="Times New Roman">3</FONT>年觉,结果变成了吉朋;在剑桥睡了<FONT face="Times New Roman">3</FONT>年觉,结果变成达尔文,这些结果也并不太坏呀!<FONT face="Times New Roman">”<BR></FONT>  总之,我理想中的老师是一个教学灵活、注重学生的创造力,又给学生以宽容和自由学习空间的人。但一想到我们的教育现实,以及我们所背负的传统文化,就觉得这样的期望太高太高了。我们的老师又何尝不想自己轻松地教,也让学生轻松地学呀?大环境不变个样,老师完全<a href="http://www.sogou.com/sogoupedia?query=%E8%E4" target="_blank" >桎</A>梏于被管理、被指挥的泥潭里,叫他们怎么发挥?我们又怎么能得到理想中的老师呢?</P>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7-1-5 09:27:00

这是篇有很好观点的文章。

“英国人自豪地说:'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似乎把学生当成了生物,让生物生长;别的大学,似乎把学生当成了矿物,让矿物定型'。

我们中小学教师似乎希望学生成为“橡皮泥”,由自己去塑造成型,而大学有些老师似乎把学生当成了“接收器”,教的知识要你要记住,并能完整的复述下来。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5 9:28:36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1-5 13:14:00
老师出错很正常的,学生要勇于站起来指正,也可以下课后和老师一起探讨,我觉得老师肯定欢迎自己的学生多讨论上课的知识,相关的也不例外。把学生教活并不容易,只是咱们从小思维训练就被定性了,很难纠正过来。还是需要从小就开始培养灵活思考和主动吸收知识的能力。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1-5 13:32:00

教室应该是个出错的地方。

老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可以根据教材特点与学生的实际不断的试错,找出最佳的教学形式与方法。学生也应该不断的试错,寻找多种思路解决问题与分析问题,而不局限于教材与教师所讲的方法与思路,只有这样学生的思维才能充争的活起来,以适应不断的“变化”……。师生在互动的过程中,不断地试错,出错就自然难免。但毫无疑义,这正是减少错误并取得最大进步的最佳途径与方法。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1-6 11:01:00
我很赞成文章观点。我们面对的是思维极其活跃的大学生时,尤其是允许学生的教师出错。

由于学生到校是来学习的,“学问”的过程就是不断试错与出错的过程,出错是学生的应有的基本权利。作为教师是为学生服务的,鼓励学生探索“试错”是他的责任,尊重、理解、宽容出错的学生理所当然。只有这样这样,学生在课堂上才会没有精神压力,学生的思维才会活跃,创新与探险实践能力才能增强。这就是说,学生的学习,必须在一个宽松的环境中进行,拥有快乐、宽松、积极的情绪和良好的师生关系,对学生的认知和创造具有极佳的激励作用。

老师本不可能是万事通,尤其在学生真正思维的时候,你才会发现学生思维的束缚最小,——尤其是信息高度发达的今天,学生最能发现问题,最敢质疑,此事的教师应因势得利导,站在与学生平等的位置上与学生共同探讨,即便出错,也能赢得学生和尊重,若为自己的错千方百计的辩解,那将失去在学生中的信誉,那是极得不偿失的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1-7 09:57:00

听过很多课。课堂上,老师层次条理的讲述,科学严谨的的分析,精辟的总结……;知识上、时间的安排上,问答之间,环环紧扣,严丝合缝,无可挑剔。

令人喝采的样版课,大家都认同——教室会是出错的地方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