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俊波:央行上海掌门人
他是学者,又是金融高官。在他低调、远离媒体的副部级官员生涯的同时,他是活跃
的影视剧编剧。只不过,人们从未把正在热播的电视屏幕上“总编剧项俊波”和一位央行
副行长的名字联系在一起。
他当过知青,在老山前线打过仗、负过伤,曾是感情澎湃的诗人,又是铁面的审计署
高官。在众多的中央高层官员中,在人生每次转折中,他的经历都如此地“不同寻常”,
称得上是个“神奇”人物。
8月10日,外界传闻已一年之久的央行分拆最终落为现实。央行二总部迁至上海。从此
,一南一北将有两个金融“大脑”同时掌控中国金融业的一举一动。
而这位“神奇”的央行副行长项俊波,就是南二部的掌门人。
一年前的2004年8月9日,在中国人民银行网站上,项俊波的照片忽然出现在行领导一栏中
,职务是副行长。据央行宣传处透露,大约在此一周前,他接替适龄退休的刘廷焕出任央
行副行长一职。
作为“查账”出身的官员,风险控制是项俊波的专长。他对金融风险的关注由来已
久,并且试图从制度上解决。在解决这些问题时,他更倾向于从法律途径出发解决,而非
简单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事实上,在进入央行的一年间,项俊波已经开始逐步推进风险控制的落实。今年4月
26日,在第一届中国金融改革高层论坛上,项俊波曾尖锐地指出,中国金融存在着比较突
出的三类金融风险 :信用风险,操作风险,跨行业、跨市场风险。而这些问题很大程度上
与法律制度的缺失或不谐调有关。因此,他认为,现阶段金融立法工作的重点,要放在推
动金融市场基础设施建设、规范金融创新法律关系、提高金融监督管理的谐调性和有效性
,以及充分利用市场自律监管上来。
前方的路,对项俊波而言,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