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种迹象表明,以遏制新股高价发行为主要目的的发行制度改革已经箭在弦上。具体而言,新股询价机制即将进行重大调整、新股发行的预披露时间延长、择机试水存量发行、机构网下认购比例增大、新股IPO及再融资审核权择机下放交易所等措施被寄予厚望。而二级市场上,创业板、中小板市场正在遭遇阵痛。新股发行制度的改革以压低新股发行价及上市价格为宗旨,无疑为目前不少已经上市,但股价明显虚高的次新股带来了沉重的心理压力。A股市场正在经历刮骨疗毒的过程,而这,无疑是痛苦的。
据悉,在未来的新股询价过程中,经过改良后的荷兰式拍卖制度有望推出,这对询价环节而言,无疑是一次革命。
在当前的询价体制下,客观上说存在一定程度的“人情票”和“关系票”现象,加之现行配售制使得并不是所有高报价的询价机构都能得到配售或足额配售,这加重了询价机构的操纵可能和赌博心态,敢于高报价、多申购。
而可能实施的新型询价机制,是按照投标人所报买价自高向低的顺序全额中标,直至满足预定发行额为止,中标的机构以相同的价格(所有中标价格中的最低价格)认购中标的股票数额。改良后的机制将通过强化责任制约,增加了询价对象高报价的成本,从而起到约束询价对象理性报价、不敢轻易报高价的作用。
最新的消息称,今年2月以后,新股发行的预披露时间将提前至初审会之前,比现有披露时间提前约两三周。也就是说,从预披露到新股上会前,将有近一个月左右的时间,这无疑会给公众及舆论留出较为充足的时间,充分发挥监督作用。
据消息人士透露,未来证监会将逐渐下放大部分IPO和再融资的审批权至交易所层面。减少行政审批,减少行政对市场的干预,是证监会工作的一个主要思路。
本文来源:http://www.ipocn.org/info/201201/Agu1714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