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历史7次停发新股与估值走势回顾
第1次:1994年7月21日-12月7日。1994年7月20日粤宏远A 发行后,一直到当年12月8日中炬高新(600872,股吧)发行。新股暂停发行期间,沪指在当年7月29日见低325点后,于同年9月13日涨至1052.94点。
第2次:1995年1月19日-6月9日。1995年1月18日,仪征化纤招股后,到创业环保 招股,其间新股暂停发行时间约5个月。当年2月7日见低524.43点后震荡上行,5月22日最高摸至926.41点。
第3次:1995年7月5日-1996年1月3日。6个月间仅有两只股票发行,这段时间也被市场视为“暂停”新股发行。其间大盘跌至1月19日的512.83点后回升,当年年底飙升至1258.69点。
第4次:2001年9月10-2001年11月29日。暂停新股发行两个半月后,11月29日开闸,当日华联综超(600361,股吧)的上市打破了IPO第四次暂停的沉寂,该股融资规模3.95亿元,当日上证综指微跌0.16%,一周内微涨0.59%.第5次:2004年8月26日-2005年1月23日。自双鹭药业(002038)发行之后,新股发行再度暂停,到2005年1月华电国际IPO,大盘先是反弹至1496点,随后跌至1200点附近。
第6次:2005年5月25日-2006年6月2日。因为股改的启动,新股发行暂停了一年。沪指于2005年6月6日见低998点后,一路涨至2007年10月16日的6124点。
第7次:2008年9月16日-2009年6月29日。大量发行新股导致股市连续暴跌,投资者信心尽失。IPO暂停后,但投资者仍心有余悸。沪指在10月28日创下1664点后才一路上行,于2009年8月4日上摸至3478点。
继上周证0监会主板、创业板发审委首次公开募股(IPO)审核出现空窗期之后,本周主板和创业板发审委IPO审核将继续出现空窗期。
根据证0监会公布的IPO审核工作流程,发审会召开5天前证0监会将发布公告,公布发审会审核的发行人名单、会议时间、参会发审委委员名单等。但证券时报记者发现,上周证0监会并未发布主板和创业板发审委有关企业IPO申请审核的会议公告。这表明本周证0监会主板、创业板发审委将没有审核企业IPO申请的任务。这是继上周之后,近期连续第二周出现IPO审核空窗期的现象。根据证0监会官网的披露,自7月31日创业板发审委第64次会议召开以来,就再也没有关于IPO发审会的消息。
虽然此前证0监会在多个场合表示不可能暂停新股发行,但新股发行审核速度放缓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对此,广东某券商投行部有关人士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审核出现空窗期,可能是监管层加强审核力度的结果,因为新大地事件之后,监管层对企业IPO财务审核趋严,IPO过会率也越来越低。同时,加强审核力度客观上也降低了审核节奏,虽然没有暂停新股发行,但是也有助股市回稳。
近几个月IPO审核过会率呈下降趋势,其中5月份过会率为84.91%,6月份降至76.92%。7月份证0监会合计审核了29家企业的首发申请,其中8家未通过,通过率为72%,为年内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