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物观不是金钱第一,精神第二
~~~~~~~~~~~~~
有一句经典台词:“钱不是万能的,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真实写照;也完全符合物质第一,精神第二的唯物观。每一个人都在想自己一睁开眼就有一个好爸爸,好妈妈,好家庭(这就很复杂了);上学时有一个好学校、好老师,考上一所好大学;找到一份好工作和一个好伴侣;有一个幸福的晚年,如此周而复始,轮回不已!这还会简单吗?这些都是每一个人要想,会想的。那种开口就说自己一心只想着为社会做贡献的人,万勿相信!
=================================================
"那种开口就说自己一心只想着为社会做贡献的人,万勿相信!"
赞成,有实事求是的文风。
讲“‘钱不是万能的,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真实写照;也完全符合物质第一,精神第二的唯物观。”
这句话好象不正确。
唯物观不是认为人们的物质利益、金钱第一,精神第二。唯物观认为独立于人们的精神世界、思想意识之外的物质世界、万物运动和变化是第一位的,人们的精神世界、思想意识是第二位的。无神论就是唯物观哲学。
附:
春晚小品《今天很幸福》台词辨义
| 2012春晚有一个小品,题目是《今天很幸福》.其中有这样一句台词被人列为经典台词:“幸福很简单,幸福不是想自己失去了什么,而是多想想自己得到了什么”。这样的“哲理”作为一种调侃是可以的;作为一种经典不合格;如果有人把它作为一种道德或者思想标准更是匪夷所思! 我认为,幸福不是很简单,而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 十多年前电视剧《编辑部的故事》有一句经典台词:“钱不是万能的,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真实写照;也完全符合物质第一,精神第二的唯物观。每一个人都在想自己一睁开眼就有一个好爸爸,好妈妈,好家庭(这就很复杂了);上学时有一个好学校、好老师,考上一所好大学;找到一份好工作和一个好伴侣;有一个幸福的晚年,如此周而复始,轮回不已!这还会简单吗?这些都是每一个人要想,会想的。那种开口就说自己一心只想着为社会做贡献的人,万勿相信! 我们还是“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社会。一个人想要“得到”什么,只能通过自己的劳动才能够获得,天上不会掉馅饼。由于社会存在严重分配不公的现象,人们自然而然会想从社会“得到”什么来实现公平。分配不公存在一天,就有绝大部分的人会认为自己本不应该失去,而实实在在的失去了什么!这怎么会让人感到幸福呢?任何一种失去始终是一种不幸:教育、工作、健康、亲情,以及维系它们所必须的必要的财力都是这样。 在任何社会,自己的劳动所得都不是幸福的组成部分,而仅仅是一种劳动的报酬,或者说交易。如果没有这种报酬,会发生什么样的情况呢?“于是,就反抗,就斗争,就干社会主义”!人类社会的进步就是这样走过来的。严重的“二级分化”已经使许多人失去了生活的尊严! 幸福是什么?幸福,是每一个公民都能够从社会那里得到自己创造的财富(剩余价值)的反馈、回报(物质的和精神的)。用经济学家的话说,就是不断的改善“二次分配”“三次分配”甚至“四次分配”的公平与合理!比如:缩短涨工资的周期;分类纳税政策、加大教育、医疗、住房、养老的投入,直到由国家全部买单;增加带薪休假时间;增加公共交通设施服务功能;物价稳中有降;增加社会公共文化投入,让人们更好更自由的享受精神的愉悦;一言以蔽之,尽快地、极大地缩小二级分化,让人们都同样有尊严的生活!当然还包括:无人敢于窥视的强大国防和安定的社会治安环境。 离开这些讲幸福,不过是望梅止渴,画饼充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