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的政治人物中,美国副总统拜登是我比较喜欢的,可惜在美国花钱救灾的话题上,他明显地说错了两句话。第一句是几个月前,当美国ZF要推出近八千亿美元振兴经济,拜登说︰「所有经济学者都同意要这样做。」这句话被经济学者骂个半死。当时,ZF本身的人马之外,极力赞成大手花钱的经济学者可能只有克鲁格曼一个(此君推断无数,错得离奇,但大名依旧)。另一个看来不反对的是森穆逊(此君当年红极一时的课本属凯恩斯学派,他自己属哪一派有争议)。另一方面,从我收到的名家专栏衡量,反对大手花钱救市的经济学者众。
拜登说错的第二句,是不久前说的。他见ZF大手花钱而美国的失业率继续上升,说︰「每个人都看错了。」区区在下不论,认为大手花钱的就业效果甚微的学者无数。凯恩斯学派的花钱的乘数效应(multiplier effect),从我作本科生时听到的估计为二,到两年前某教授估计为一点五,到几个月前一位教授估计为零点八以下,到另一位说可能是负值。皆名家也。
七月八日《信报》头条报道,奥巴马总统说美国的失业率近百分之十,考虑再加码救市。奇怪他的专家们几个月前认为推出的方案会约束失业率在百分之八以下,而今天则转为可以高于百分之十。几个月前我胡乱猜测,写下美国的失业率会在今年升至百分之十以上。虽说胡乱猜测,但我把自己的名字签上去。有些数字的大略推断是不需要有深入的考查研究的。好比去年十月我读到林毅夫说中国保八以上容易,我立刻于该月二十四日发表《保零也艰难!》。如果北京不立刻大手放宽银根,跟着大手软化新劳动合同法,又推出「四万亿」政策(每年两万亿是中国国民收入的百分之八),负增长可以肯定。
我在雷曼兄弟事发前三天(二○○八年九月十二日)发表《北京要立刻撒销宏观调控!》,可不是因为有什么数据在手,或作过深入的调查研究,而是凭自己的随意观察,记得历史的经验,理论的掌握足够,见市场的形势不对头,就拍板动笔了。认为自己不会错,就把名字押上去。如果北京依我当时说的,立刻一手减息两至三厘,中国的经济会较好。他们不听,可能因为他们没有我那么肯定。经济的准确推断,主要靠简单的理论掌握得通透,历史的经验记得多而清楚,推论客观、快而又能顾及多方面。此外,不可或缺的是对经济观察的感受好。缺少了后者,学经济是浪费时光。佛利民多次这样说。凯恩斯曾经说,经济是浅学问,但学得通的人甚少。
去年十一月九日,新华社报道今年一月一日起,两年内北京会推出四万亿人民币的「额外开支」,挽救金融危机带来的祸。我不反对,认为上文提到的乘数效应有机会高于一。两个原因。其一是北京打算下注的项目,大都是有了策划而又需要做的基建,只是提前及加速进行。这样,投资的浪费不会很大。其二,新劳动合同法导致失业急升,回乡者众,ZF提前基建动工会有助。读者要知道,凯恩斯学派的乘数效应分析一般是假设失业人士无数的。
今天,中国的经济明显地有了转机,但我看不到「四万亿」的功能。有转机的原因,是新劳动法不再严格执行,人民币的汇值下调了一点,而最重要的是央行把银根放宽得快,市场的反应也快。今年初起到目前,人民币的货币量升得强劲,导致房地产市场的复苏明显。这样的形势,到今天先进之邦是见不到的。美国的联储局把银根放宽得远比中国为甚,但房地产市场还是乌云一片。关键所在,是中国受到的金融冲击不大,远没有美国那么多的毒资产。
现在我们要问:凯恩斯学派的花钱救市政策的效果究竟如何?答案有两方面。第一方面,从中国的「四万亿」政策衡量,我们看不到有明显的正面效果。房地产市场的起死回生是银根放宽所致,不可能是什么基建工程带起的,而工业有复苏的迹象,主要是大手软化新劳动法的效应。基建工程在目今阶段对工业不利。市场的一般消费没有明显地上升。话虽如此,我们不能说那「四万亿」政策对经济没有影响,只是目前难以估计。导致资源浪费是有的,但随意的观察说不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