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新商科论坛 四区(原工商管理论坛) 行业分析报告
934 0
2012-02-03
2006年1月,高盛以亿美元、每股价格不到2元人民币的投资对中国工商银行进行战略投资,获得工商银行%的股份。这一投资在短短的一年中获得了40亿美元的利润,这是高盛自1869年创建以来的130多年历史上,在单项投资上获得的最高利润。

    2007
9月,中国国务院以2000亿美元外汇创建了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中投公司)。尚未正式挂牌,中投公司就在20075月以30亿美元进 行它的第一笔投资——以美元每股的价格收购美国黑石集团%的股份,到2009220日,黑石集团的股票价格已经下跌到每股美元。200712月,中 投公司又以50亿美元、每股大约50美元的价格投入摩根士丹利,到2009220日,摩根士丹利的股票价格已经下跌到每股19美元。中投公司这两笔共 80亿美元的投资如今只剩下23亿美元。其后,中投公司再以54亿美元投资美国货币基金ReservePrimaryFund,该基金在20089 16日成为14年来美国第一只市值跌破1美元每份的货币基金,并随后申请破产。中投公司的54亿美元投资不知道将剩下多少。

    *
在评论美国银行在中国建设银行获利140亿美元时曾说,这就是水平!

   
电影《南征北战》里有句经典台词:不是我们无能,而是*太狡猾。高盛、美国银行这些洋人们也许会对*说:不是我们水平高,而是有些人太无能。

    4
、花钱买到了什么样的机制?

   
高盛们知道中国政府要迫不及待地为中国的银行引进国外战略投资者,于是片面强调中国银行估值不利的一面,而中国有关机构在反驳国内关于贱卖论时,同样 特别强调中国银行低估值的客观理由,声称非如此则不能吸引国际大机构,非如此则不能受到国外估值机构认可。结果是,中国从一开始就主动将中国国有企业、中 国的银行的定价权交给了高盛这些国际投资者手中,而很多人居然对外资低价进入欢呼雀跃。

   
中国工商银行以优惠条件引进高盛这一战略投资者,希望从高盛获得西方先进的管理方法、改善公司治理。不知道高盛这位中国工商银行花高价请来的战略投资者到底教给了中国工商银行什么,而中国工商银行从高盛那里又到底学到了什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