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3307 15
2007-01-13

2007-01-12 15:26:13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连续实行了6年的铁路春运票价上浮制度戛然而止。

  就在一年一度的春运即将开始之际,2007年1月10日,铁道部新闻发言人王勇平正式对外宣布称,从今年起,铁路春运票价停止实行上浮制度。不过,他并未对铁道部的这一决定发表任何评论与解释。

  就在5天之前,铁道部新闻处还公开表示,今年春运期间的铁路票价如何浮动将于1月中下旬以新闻发布会的形式做详细说明。

  而现在,就在铁道部举行2007年全国铁路工作会议的当天,铁道部选择了主动打破自2002年春运铁路价格听证会以来已进行6年的春运票价上浮制度。

  按照铁道部公布的方案,今年春运从2月3日起至3月14日止,为期40天,预计发送旅客1.56亿人,同比增长4.3%。

  2002年1月12日,在原国家计委曾就春运铁路客运涨价问题举行的全国听证会上,铁道部提出,由于春运期间运力紧张、运输成本增加,以及出于以春运涨价的形式实现分流客流、削峰填谷的目的,要求针对部分运力紧张线路在客流高峰期对票价进行适当上浮。

  6年来,一直有消费者对此次“一劳永逸”式的听证会后,春运铁路票价每年都“顺势”上浮的行为提出质疑。

  2006年开始,中国政法大学法学研究生郝劲松更先后以向法院提起诉讼、以及上书铁道部长的方式,指春运涨价违反了《铁路法》中“票价应由政府批准”的条款,要求铁道部彻底停止春运涨价制度。

  来自铁道部的统计数据显示,2003年春运铁路共输送旅客1.34亿人次,2004年1.37亿人次,2005年1.4亿人次,2006年1.49亿人次,2007年预计则是1.59亿人次。郝劲松据此认定,涨价后客运人数仍然连年上升,根本没有起到所谓的分流作用。

  有铁道部内部人士1月10日在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表示郝劲松并未理解“分流客流”的意思:“在出行总人数逐年暴增的时候,分流是试图将出行方式的比例进行调整,比如,让一部分人出行时选择航运或者汽车。就算这个比例得到了调整,也并不意味着铁路运输的人数就必须逐年下降。”

  不过,有学者认为,由于铁路行业的垄断性,铁道部不应该在春运使得铁路成为稀缺资源时,动辄借用价值规律的法则来涨价。即使未来铁路系统改制以后,由于其带有公共事业服务的性质,铁路票价的每一次浮动,都应按照《政府价格决策听证办法》的规定进行听证。

  “无论如何,我非常欢迎铁道部的这个决定,这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了铁道部在决策时越来越多的考虑到了民众的意志。”尽管仍没有得到来自铁道部关于他上书部长的任何回应,10日下午,停止上浮票价消息公布两个小时之后,郝劲松在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表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7-1-13 14:06:00

就看乘客实际所付的价格与票面价格的关系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1-13 16:44:00

市场失灵?火车票的决定中,有多少市场成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1-13 16:45:00
非市场化的价格,要涨就涨罢,可如果硬要弄一顶“市场机制”的帽子戴戴,未免不厚道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1-13 17:05:00

国家垄断的铁路部门从来就与市场无关。他们既然不愿承担铁路市场化的职责,也就无权以供求的名义享受市场化的收益。正如楼上所言,火车票价格的决定过程中,又有多少市场的因素呢?

垄断部门从来就不把市场放在眼里,却在关键的时刻屡屡把市场拽出来当挡箭牌和遮羞布,这正好印证了中国的一句老话:既要当婊子,又要立牌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1-14 03:14:00
还好我习惯做飞机. 做火车太辛苦拉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