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知识点
第1节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
微粒的性质
实验一:氨分子扩散(无色酚酞遇碱变红)
向水中加酚酞,酚酞不变色。结论:水不能使酚酞变红。
再向烧杯中加几滴浓氨水,酚酞变红。结论:浓氨水能使酚酞变红。
把装有浓氨 水的一个烧杯,和另一个装酚酞试液的烧杯用一大烧杯罩在一起,一段时间后,酚酞试液变红。
结论:①(主要)微粒在不段运动。
②(其它)浓氨水有挥发性。氨水显碱性。
注:温度越高,微粒运动速率越快。
实验二:半管水和半管酒精混合,总体积小于一管。气体易被压缩,固体液体不易被压缩。
结论:微粒间有空隙。气体微粒间空隙大,固体液体微粒间空隙小。
注:温度越高,微粒间空隙越大。
总结:微粒的性质
:1、物质是由极小的,肉眼看不见的微粒构成的。
2、微粒是在不断的动运。温度越高,微粒运动速率越快。
3、微粒间有空隙。温度越高,微粒间空隙越大。
能直接构成物质的微粒有三种:分子(气水碘)、原子(金属、稀气、碳、硅)、离子(盐)
分子不同物质由不同种分子构成。
同种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性质不同。
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是纯净物,反之为混合物。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
由分子构 ...
附件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