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器械企业税负压力大,根源是多方面的。首先,研发投入堪称 “无底洞”。为了研制出更精准、更高效、更安全的医疗器械产品,企业需要投入大量资金用于科研攻关,从基础研究到临床试验,每一个环节都需要耗费巨额资金,而这些研发费用在传统征税模式下,难以快速、足额地在税前扣除,导致应税所得虚高。
其次,市场推广费用不菲。医疗器械不同于一般消费品,其销售渠道的拓展、专业客户的对接以及品牌知名度的提升,都需要企业投入大量资源进行推广。展会参展、学术交流、专业培训等活动频繁,费用支出庞大,但部分费用在税务处理上同样面临诸多限制,无法有效抵减应纳税额。
面对这一压力,重庆税收园区专门针对医疗器械企业的核定征收,可以合理降低税负压力。医疗器械企业入驻到税收园区内,设立一家个人独资企业,13%的增值税正常缴纳,对外开具13个点的票面,核定个人经营所得税1%,年开票3000万。没有单独的分红个税,降低税负的同时解决了老板股东的“公转私”难题,还可以办理二类备案,三类许可,满足医疗器械企业的业务需求。
医疗器械企业通过享受这一政策,简化了税收流程,减轻了企业的税负负担,让企业有更多的资金用于技术创新和市场拓展。但是,要注意必须确保自身经营活动真实、合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