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3194 15
2012-02-11

在“咱们这儿”,信托的名声似乎一向不太好。金融界“坏孩子”的“美誉”尚且不谈,在微博上,近期有句评论尤其引人注目:每一个集合信托的背后都有一个扣人心弦的故事,而每一个单一信托的背后都有一个不能言说的秘密。

    山西泰莱能源是一家三年连续0税收0收入,大量负债的皮包公司,背靠梅园工贸和国投信托,玩转了一次空手套白狼的资本运作,这家没有采矿资质的企业最终不但通过信托贷款融到了2亿巨资,还获得了一个年产量预计达120万吨的大煤矿的实际采矿和经营权。这样复杂而传奇的发家史,确实堪比美国大片。

    而在一层一层抽丝剥茧,接近真相的过程中,各种大小boss的各种手段也前所未有花样翻新。借款方山西泰莱的董事长在电话里除了笑称“我们还在研究”之外不发一言,挂了电话不到十分钟,相关信托公司新闻发言人的“沟通”电话就接踵而至,对于利益共同体的维护昭然若揭,而对于关键信息的披露却以“只向投资者和监管机构披露”的借口闭口不谈。在媒体刚刚摸到山西泰莱背后隐藏的“合作方”梅园工贸时,发现该公司的网站已经和山西泰莱网站一同被注销。

    当所有染指这款信托计划的相关企业,都穿上同一条大裤衩时,这款产品试图关闭住的真相就成了一个难以触碰、不可言说的秘密。但是,其中哪有投资者的位置?哪有矿产法规的威严?

    有个信托界资深人士曾激烈地抨击整个信托制度,称信托本该是投资者信任信托公司,将自己的钱交给信托公司去打理,受托者应该背负信托责任。而现在的信托业更像是一个融资平台,在别的渠道融资难的公司利用信托绕开各种监管,信托公司想尽办法把资质不足的融资者粉饰包装,变成诱人的钓饵,最后帮融资者钓来巨款。

    一旦出了问题,在信托公司的眼里,投资者利益是否会真的高于那些所有的利益共同体?

    昨日又见一信托业新人在微博上惊叹:“原来公司发信托项目融资的条件如此之低啊,一些我看起来根本不觉得安全的项目居然也能发得出来。大胆预测,两年内中国必发生若干起信托违约事件!” 这话真假与否,笔者当然不敢断言。

    近日监管部门倒是热衷于信托叫停,业内叫苦连天。而回顾以往,信托业已经历了六次严厉整顿, 全国信贷失控、海南楼市泡沫、理财产品乱象,哪一轮金融大风暴也少不了信托的身影。除了银监会高屋建瓴的监管,对于遍身秘密的“坏孩子”,多采取一点阳光化的手段,让其置于更多人的监管之下,恐怕是最直接有效的办法。




来源:《广州日报》2012年02月09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2-2-12 15:06:15
以前没有涉及到信托这块,不知道谁有相关简洁版资料?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2-12 16:59:54
到现在没搞清楚,信托公司凭什么挣钱?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2-13 07:09:15
看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2-13 07:49:10
信托公司管理规范也很难!!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2-13 11:20:56
资本从来都不是罪恶的,而是……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