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学术道德监督
5859 46
2012-02-12
题记:本帖源于夸克版主《关于建立海外经济学专区(版)的意见征集贴》的个人建议,首先声明本贴只代表个人意见,单独发帖只是发出另一种声音,或许你觉得另类,甚至不可思议,请绕开或认真看完本人的建议并确信看懂的前提下提出您的批评(当然您也可以选择继续绕开或保留意见)。
原贴链接见下:https://bbs.pinggu.org/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345719&from^^uid=989069

本人只看到47楼之前的回帖,首先是版主帖子,大意是“由于需求的增多,论坛考虑接受广大海外留学生朋友的建议,着手筹建专门的版面(或系统)满足他们的实际要求。最主要的为两大方面:第一,海归求职;第二,海外联络。为与此项进程配套,根据网友建议,论坛可能会加强SSCI合作研究(写作与投稿)的引导。”
我可以将其理解为初衷或原因,本人对开相应版块是完全支持赞成的。若是就以上目的而言,从迫切的需求与互利的角度讲,也是有开的必要;但从长远来看(甚至短期带来的可能负面效应来说)个人是强烈反对,确切的说是有条件的支持。至于有哪些具体原因,什么可能的负面效应?暂时先放一下,待我分享目前我所看到的回复建议后再表。
回复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分区服务海外华人或留学人才交流、联络以及面向国内的就职问题(这也是版主列出的1、2条)代表意见可
参见:https://bbs.pinggu.org/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345719&page=3&from^^uid=989069
二,建议开设英文版,以及关于ssci的投稿交流(这个可能也未脱离论坛版主们的考虑,无论是做大还是做强论坛);
三,这里是反对意见,当然后面有几个争议,不过理由是很值得思考的:“现在,本论坛迫切要解决的问题是:一,增加辩论的帖子;二,增加原创的帖子。不然,一味铺摊子,不会有什么实质进展!”(这个反对理由,个人是支持的,以上两点确实还不够!但理由不构成反对的条件,对于反对意见,本人是不支持的。)
下面具体谈一下自己的思考,首先,关于支持第三条反对理由的看法,“增加原创与增加辩论”触及到的是国内的学术氛围问题和研究创新问题!这是一个根本的问题,也是一个长远的问题,更是一个亟需扭转的问题。那么上述的两条支持性的举措能否解决这个问题?或者能够使该问题往好的方向发展嘛?尤其是ssci的崇拜问题(这个本质是论文崇拜,我没有诋毁任何学术人的意思,国内的评价以后会更加往这个所谓的“国际化”道路上迈进),这个是引申出来的问题,我不展开讨论,讨论也讨论不完!有兴趣的可以看看前些日子本人写的一篇有针对性的文章(本打算申精的,呵呵,估计看懂的人有限,开个玩笑),原贴链接如下:《经济研究》与国内外任一学术杂志优劣可比性研究
https://bbs.pinggu.org/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326766&from^^uid=989069

下面主要谈一下,可能的危害(当然这里是在考虑对海内外学术水平提升以及服务双方的前提下的可能危害):1,进一步分化所谓的海龟与土鳖(我始终认为这个称谓无论是对于哪一方都是一个辛辣的讽刺)形成对立与派系之分或争(争不争我就不知道了,看国内回来的觉得还是很失望的,那不叫争,简直是杀伐辱骂,我就不点名了;当然你也可以说国内更甚);
2,不接地气的研究更加恶化!什么是地气?自己研究!(抱歉,我也不想多说,不是侮慢,国内经济学的研究你懂的,那些真的大牛(尤其是老外),研究中国问题更不接中国地气的)
3,一点疑问:中国人、华人、华裔到底还要在金矿上挖煤挖好久?(这个“金矿上挖煤”是林毅夫先生说的,我思考2年多了非常之有深度和趣味,有时间我会专门写发文探讨这个问题,个人觉得就这句话写几篇很好的博士论文都没问题!!玩笑,但认真的玩笑,有点偏离主题了,回来。呵呵)
感谢你,你能够读到这里,难为你了!我再说两句就结束!直奔主题:
建议,一,以上举措作为功能载体,完全支持;更重要的是交流中西研究思想、方法的真正差异,为国内学术找自信、找出路!
二,学术没有国界,要形成新的认识:我们是一个祖国的,其实我是怕了刚哥,其实我想说的是我们都是有着一个共同使命的,我们需要找回自己的魂:我觉得是文化以及文化认同感;为什么林毅夫会说,我们是在金矿上挖煤,大家认真想一想?(我不想说那句科学家是有他自己祖国的)。
我不想多说了,我们作为知识分子、读书人,如果我们不把传承文化的使命担起来,不把创新的研究开个头,为未来铺路?我们哪怕一代人不把责任担起来的话,我们的下一代要继承什么?
可能我还是说多了,不愿思考这个问题的还是请绕开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2-2-12 02:31:20
论坛的进步,也是与经济学教育的发展同步的;希望论坛走得更远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2-12 02:35:42
希望论坛能够走的更远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2-12 02:39:50
王甯纬 发表于 2012-2-12 02:35
希望论坛能够走的更远
个人也是本着良好的愿望,希望中国的研究能够走向世界,不要总是说与世界接轨,这本身就是个错误命题!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2-12 03:03:14
自己原是学历史的,现在虽改学经济学,可还是那么喜欢历史,喜欢自己老祖宗留下的东西,博大精深,个人希望《海外经济学专区》的开设能够给国内学术研究提供更好的帮助。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2-12 03:41:12
接地气的研究其实国内不少,也没有必要要求所有的经济学研究者都接地气,再说就算接地气,也不见得一定要接中国的地气。世界是多元的,应该允许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经济学需要基础研究,Sannikov和Mihai Manea都是三届IMO金奖得主,他们做经济学,自然会选择相对理论一点的,这也是他们的比较优势所在,硬要他们为了接地气而去做调研跑数据,个人认为,是不是有胶柱鼓瑟之嫌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加微信,拉你入群
微信外可尝试点击本链接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