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是谁在买房
按照经济学的理论,消费者是理性的,总是追求消费效用最大化。那么每个消费者都会依据自身的可支配收入、消费偏好及商品价格来合理确定自己的消费,对单个消费者来说,消费偏好可能各异,差距很大,所谓萝卜白菜各有所好,但对某一国度或地区来说,消费者偏好可看成一个常数,那么种商品消费需求仅由消费者可支配收入及该商品价格决定,消费需求会随着商品价格上升呈递减趋势。
但上面理论好像不适用房市,直观的经验是房价越涨,想购房的人越多,房价下跌,房市交易立马一潭死水。今天看到一则报道,我摘录一段:据北京房地产交易管理网数据显示,11月上半月,北京新盘签约为零,预定量也仅为14套,而当月入市新盘达到4014套,这创造调控后签约最惨淡记录。看看,北京房价刚刚松动(据说通州、平谷一带降了不少),就完全卖不动了!前期杭州、南京等地降价,立马就有老业主闹事,砸售楼处者有之,要求退房者有之,呵呵,怪热闹的。
深圳的楼更有意思,很典型性的,记得2002~2004年间,深圳的房价格还是很低的,关内平均不到5000/每平方米,关外2千多的房遍地是,却很不好卖,西乡的海湾明珠,横岗的水晶之城,到处打广告,就是卖不动,急得开发商老板整天骂销售小姐。03年开盘时的海湾明珠不到起价不到2千,现在1万5的二手楼倒抢手得很,因为紧临圣淘沙要卖2万5了。
诸位,这房价,你看不懂吧。不光诸位看不懂,做房地产开发这一行业也看不懂,我自己就是个例子,我做这一行,还整日忙乎研究房地产、研究经济,我也看不懂,哈哈,我可以说是给经济学误入歧途了。
这房子真的是怪,越贵就越有人抢着要。在深圳,楼市火爆的06年、07年,09年、10年,普通百姓有时有钱也不一定能买到新开盘的一手楼,以至有钱买房还得走后门,找路子,不然你拿不到号,想交诚意金都交不了,更不要说挑好房了。可06年、07年,09年、10年,这几年的房价贵呀,简直贵得离普,贵到一般工薪阶层根本买不起,甚至有做秀的处级政府官员也喊买不起。
那楼市火爆的时候谁在买房?
那楼市刚开始火爆的时候谁在买房?最先有买房冲动的肯定是有闲钱的一类人,哪些人闲钱多呀?一是政府官员;一是富有却没有新投资途径的大小老板(包括炒房团,大小老板组合在一起不就成炒房团);一是各路明星;一是各类企业高管所谓的金领(尤其大型国企的高管)。这四类人最先投资房产的,之所以说投资,是他们住的房子早就有了,不过闲钱没地方放,才买房。以本人亲见,前二类人是最厉害的角色,他们一来就是几套甚至是十几套的要,掌实权的政府官员则更是牛气得不得了,就一个电话:你先给我留几套。你就得给他留,而且房子要好,钱你怎么敢问,那不是太不识趣了吗?要等人家主动来付。
当然,楼市火爆得不能再火爆时,有钱的没钱的,只要想法凑得出首付的各色人群都来了。小白领有点钱,见着房价一天一天涨,心都碎了,急匆匆追进来了;福利不错的公务员有房屋丰厚的公积金,正愁怎么把公积金套出来呢,房子天天看涨,更是座不住了;刚毕业的天之骄子,有文化有学历,想着今后的薪水低不了的,又有父母支持(就这一个独生子女,向来都是手心里宝贝),也骄傲的钻进了这个市场;在谈恋爱的,更不用说,除非两家都是赤贫,否则倾两家之力,怎么也得凑个首付,不然这个恋爱都谈不下去了。真正赤贫的百姓,只有望房兴叹的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