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学术道德监督
2012-2-16 13:29:25
感觉很有诚意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2-16 13:52:52
感觉此帖讨论过程中是在本论坛中最心平气和的之一,这才像个做学问的人的探讨态度,应当提倡,建议版主高亮加精。

不要让我们这些粗人,认为中国已经没有懂起码文明与文化的人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2-16 13:53:44
关注中。。。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2-16 14:21:47
《经济学动态》,距离垃圾水准,是越来越近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2-16 14:27:23
坛子里的朋友提了不少中肯的意见,也都是希望动态不要“沉”下去了,希望动态能够借此契机反思并推动改革。可考虑把这些意见整理一下,让有话语权的人看看是否有启发。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2-16 14:31:11
云随风动 发表于 2012-2-15 19:40
对于排版编辑来说,公式的排版需要一个字母一个字母敲进去,文字则可以直接铺。由于排版人员身兼多职,加上 ...
不同期刊的排版形式不一样。有些是用简单的word,有的是更加专业些的软件,一般作者没必要自己排;
排版可以外包出去,但是中间的来往是非常耗时间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2-16 14:33:58
排名也就是个形式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
sdyhfao 发表于 2012-2-16 14:31
不同期刊的排版形式不一样。有些是用简单的word,有的是更加专业些的软件,一般作者没必要自己排;
排版 ...
很多期刊都要求作者排版的,比如金融研究。有些高校的刊物也是,编辑都是兼职,把要求写明白了,不排好版不给发,你看那些作者认真不认真。只要不是工科论文,排版上不会有太多讲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2-16 14:35:58
其实还有一个问题胡老师没有说,那就是稿源问题。经济学人多,期刊也多,但分流到每个期刊上的好稿子就少了。多数人都认为自己的稿子是宝,其实乱草一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2-16 14:36:08
我有几点想法,写出来供大家探讨:
1. 有胡老师这样的编辑,是经济学动态之幸。
2. CSSCI排名好象挺公正的,是中国经济学之幸。
3. 经济学动态要严格匿名审稿,审稿过程对作者公开。非常重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2-16 14:41:05
qiner815 发表于 2012-2-16 14:36
我有几点想法,写出来供大家探讨:
1. 有胡老师这样的编辑,是经济学动态之幸。
2. CSSCI排名好象挺公正的 ...
胡老师如果是该杂志的主编就更好了
说话管用,做出来的保证大家才会相信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2-16 14:48:14
听其言观其行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2-16 14:49:08
真复杂。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2-16 14:52:11
理解,支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2-16 14:54:07
来看卡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2-16 15:19:45
学习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2-16 15:22:29
huhuaiguo 发表于 2012-2-15 16:27
谢谢!我不是托,我是经济学动态的员工,虽然进入动态不久。为表真诚,特提供如下真实信息:胡怀国,经济 ...
胡老师您好 手头正在看您写的一本书  真是巧了  支持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2-16 15:31:17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2-16 15:31:24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2-16 15:31:34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2-16 15:31:38
百家争鸣,百花绽放。。。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2-16 15:53:38
都不容易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2-16 16:08:08
昨日在论坛发了一个帖子,朋友们的反馈有些出乎我的意外:不仅回帖很多,而且所有的回帖,大多非常有建设性!对我们的帮助很大!近期,经济学动态编辑部将开展一次内部讨论会,我们会对论坛朋友提及的问题,做认真的讨论。本着“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态度,对朋友们的意见和建议,结合经济学动态的实际情况和未来发展方向,展开深入的探讨。届时,我也会结合朋友们的意见,提出一些改革议案。


一、两点说明

非常感谢论坛朋友们的意见和建议!以后有机会,我们会逐步做出回应。其中,回帖中提及的两个小问题,在这里集中解释一下。


(1)公式排版问题。朋友们支了不少招,非常感谢。实际情况是:作者来稿通常为word版,但排版用的好像是方正排版系统,公式需要变换后输入,排版的时候相对慢些(文字直接铺上,设置一下格式即可)。这不是什么大问题,我们会想办法克服。


(2)关于五〇后和七〇后。这并非原帖要点,但不少朋友们多次提及,我想在这里表明一下态度。对于老一辈学界同行,不论研究方法等有多大差别,我历来是心存感激、并有发自内心的敬重!我们不能苛求那个时代的学者同年轻人一样。当时资料奇缺,不是有没有免费电子版的问题,而是根本没有东西可看;他们能够取得一些学术成果,会付出数倍于我们的努力。说实话,看到陈岱孙先生的毛笔小楷、看到老先生们拿着放大镜修改我们的稿子,我会感动地想哭。

就是在那个手抄时代,他们参与并推动了八九十年代的改革开放。不论是中国经济的改革发展,还是西方现代经济理论的引入、年轻一代的成长,他们可谓呕心沥血,他们是中国经济和学科建设的奉献者,我们是受益者。当然,他们用的方法可能有些旧,但他们的视野、阅历和胸怀,在某些问题上还是有一些真知灼见的。即使是我在经济学动态的同事,我都是非常敬重他们的——他们是那个时代的佼佼者!我想,不同年代的学者之间,互补性应该远大于替代性!

也许朋友们据此看到了我同年龄不相称的保守。举个例子吧。1996年,在张维迎老师的微观课上,张老师讲了一个自身的例子:小时候在陕西农村,吃苹果不削皮;到北京后,别人说他土,因为不削皮脏,于是开始削皮;到英国后,英国见他吃苹果削皮,笑他土,因为维生素等多在苹果皮上。其实,用什么方法、用什么模型分析经济问题并不是绝对重要的。并且,各有所长,譬如马克思主义对物物背后人与人的关系、新古典宏观对长期市场机制、新凯恩斯对短期政策等。写文章,我们有自己的方法和主张;读书、编文章,所谓开卷有益,自己喜欢的方法和观点并不重要,越是同自己不同,反而越有启发性;正如我们更多地从别人的批评而非赞扬中受益一样!


二、寻求帮助、欢迎参与


受益于朋友们的意见和建议,我拟在不久的讨论会上提出一些议案。其中,有两个议案,一方面,我不清楚是否可行,另一方面,若可行需要论坛朋友们的参与。这两个议案的目的,是借力于论坛朋友,发挥“动态”应有的风格,增强经济学动态的开放性和互动性。


1.拟引入“评稿制度”

除了编辑部的现有制度,我建议引入“评稿制度”。每期杂志出来后,论坛中仍然阅读经济学动态的朋友,可以给我们评刊:(1)告诉我们哪篇好,对您有什么帮助;哪篇不好,不好在哪,哪方面有问题;(2)是否有编辑校对失误。

对于第一种评刊意见,我们可以把提出有学术见地的评刊者,纳入“匿名审稿专家库”;同类文章将优先发给你们审稿,年底12月号在动态刊载匿名评审专家,并免费赠送当年刊物。并且,通过该途径进入专家库的朋友,仅依据学术水平,不考虑学历、学校和职称。对于第二种意见,我们可以把内部罚款作为奖励基金,每年发放给发现错误的朋友。(当然,这只是预案而非正式制度)

评刊意见,可以匿名或不匿名。若各位觉得可行,并于内部讨论会上通过,我会设计具有可操作性的细节。


2.建立开放式的“学术前沿”阵地

初步设想是:在论坛、未来的动态网站或其它地方(如群组等,我对网络新生事物不是很熟,请朋友们献计献策),开设开放式的“理论前沿”、“经济热点”或“学术争论”排行榜,论坛朋友可以网上投票或提出新题目。

对于排行榜前几位的研究主题,经济学动态优先处理,或设立专题栏目,各位朋友也可以据此选定研究题目。若可行,可以真正建立一个开放式的交流平台,增强透明性。


这两个设想,是否可行或有必要,请论坛朋友们献计献策;最终能否成行,主要取决于各位朋友的支持。


三、不成敬意的酬谢

论坛朋友们对我们的帮助很大!不知如何表达谢意。除了尽可能办好杂志,考虑到论坛朋友以学子和学者为主,故拿出自己收藏的一点东西,供有需要的朋友免费下载。

说明:读书要读原汁原味的东西,英文有的东西最好不看翻译版,以免因翻译失误影响准确理解。不过,我个人比较特殊:香港几年,零散时间多,整段时间少;中文资料可以平面扫描,英文的东西只能逐行看;不少东西,老是看不完,看完后面前面已忘得差不多了;故而,一些浏览后觉得不错、值得反复琢磨的东西,往往阅读时顺手粗译出来。对于习惯阅读英文或时间充裕的朋友,下面的附件可以忽略。结合论坛朋友的留言,从自己整理的资料中挑选了几篇,供有需要的朋友浏览参考。


注:

1.Jordi Gali(2008)即“Monetary Policy, Inflation, and the Business Cycle: An Introduction to the New Keynesian Framework”,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是去年发现的一本书,感觉对现代宏观经济模型总结得十分精练,值得向年轻学子推荐。于是联系了出版社计划翻译;在联系版权期间,顺手翻译了两章半,但此后外商表示中文版权已售出,故即时停手,附件为第一、二章和第三章前半部分。此书网上有英文版,中文版没有看到,不清楚由哪家出版社出版

2.Michael Woodford(1999), “Revolution and Evolution in Twentieth-Century Macroeconomics”, 二十世纪宏观经济学的革命与演变

3.Chari, V.V., Kehoe, P. (2006): Modern macroeconomics in practice: How theory is shaping policy, in: 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 Winter. 现实应用中的现代宏观经济学:理论如何影响现实政策

4. 乔治·曼丘:《作为科学家和工程师的宏观经济学》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 学术道德监督 版,详细出处参考: https://bbs.pinggu.org/forum.php? ... amp;from^^uid=3017242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2-16 16:17:20
胡老师提到的几篇文章 好像没附上来吧 ?嘿嘿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2-16 16:18:33
高调做事,等于自杀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2-16 16:20:33
xuyudong010 发表于 2012-2-16 16:17
胡老师提到的几篇文章 好像没附上来吧 ?嘿嘿
我不太熟,已在另外的帖子发出,但还是看不到。不知是否需要审核。另:关于经济增长方面的文章,我在jjxj论坛贴过,有需要的朋友可去下载,好像罗默和卢卡斯关于增长的论文大多贴在那里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2-16 16:22:14
呵呵,其实大家最终的心愿是希望能让杂志越办越好
特别是减少稿件参差不齐的情况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2-16 16:26:36
huhuaiguo 发表于 2012-2-16 16:08
昨日在论坛发了一个帖子,朋友们的反馈有些出乎我的意外:不仅回帖很多,而且所有的回帖,大多非常有建设性 ...
能真正把双向匿名审稿制度落实好就够了
其他读者评稿什么的都是虚的!谁知道有没有选择性过滤呢
现在就是太不透明了
投稿石沉大海
都不知道有没有收到
第一步先把网站搞起来吧
作者可以实时查询稿件到哪一步了
而审稿者只能看到文章内容本身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2-16 16:40:33
确实不错。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2-16 17:00:43
把网站和匿名评审制度搞起来,其它的不用,得大改,小打小闹害人害己。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分享

加微信,拉你入群
微信外可尝试点击本链接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