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2007-1-21 20:57:00
以下是引用sungmoo在2007-1-20 16:18:00的发言:

首先fujo11先生必须明确一点,理论中采用“效用函数”分析,并不等同于所谓“效用价值论”。如果fujo11不相信此,那就请fujo11找到现代西方经济学著作中关于“价值”的定义及相关论述(请找出原文,而非译文)。现代经济学早已不需要“价值”这种概念。

其次,“现实生活”中的人在行为时会考虑哪些因素,任何一个人都无法全面详细概括,“理论”并不是考虑“所有因素”,如果fujo11认为理论不需要抽象,那么讨论到此为止。

至于应该或愿意做哪种抽象,每个人可以有自己的选择或标准。但误会别人的选择或标准,是另一种问题。

关于抽象方法在经济研究中的不当应用所造成的错误,我已经讲的够多了。我们就以凯恩斯批判萨伊为例加以说明:凯氏认为,自由市场经济不能自动达到充分就业;而萨氏认为可以。我们能说两者因为抽象方法和程度不同,从而就没有对错之分吗,显然不能。经济危机会给你当头棒喝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1-21 21:19:00
以下是引用fujo11在2007-1-21 20:31:00的发言:

我一再强调边际效用价值论成立的条件,不知为什么,你们就是看不见。

理论成立有条件与否定这个理论能等同吗?如果仅仅是有条件,那就不能说什么“没有一个正确细胞”的观点是无懈可击的。如果说那个条件是完全不可能成立、是不符合经验的,按我理解的方法论,就一定要与你辩一下。而按照弗里德曼的假设说,恐怕都不愿辩论假设条件问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1-21 21:31:00
以下是引用ruoyan在2007-1-21 21:19:00的发言:

理论成立有条件与否定这个理论能等同吗?如果仅仅是有条件,那就不能说什么“没有一个正确细胞”的观点是无懈可击的。如果说那个条件是完全不可能成立、是不符合经验的,按我理解的方法论,就一定要与你辩一下。而按照弗里德曼的假设说,恐怕都不愿辩论假设条件问题。

谁也没有完全否定,楼主不过为引人注目而已,他说的很清楚:

“ 边际效用价值论的可悲之处,在于他们看到了边际分析的有价值的一面之后,进而就把边际分析的作用无限放大,最终导致了一种滑稽的理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1-21 22:14:00

对版主的回应:

我真的觉得您没有看懂我写的东西,当然,有的地方我没有表达清楚,细枝末节的错误也在所难免。

边际效用价值论者认为商品等于最后一单位商品的效用在乘以消费的总单位数,这在数学商问题可能不大,前天我算的时候,把二阶导数写成了一阶导数,算得太快。有问题。希望没有误导别人。经济学研究者要注意自己研究结论的正确性。

不过我的结论“边际效用价值论那里,几乎没有一个正确的细胞”,这个判断我始终认为是对的。

前段时间遇到了一个9所之一的大学的经济学博导,他竟然说起边际效用价值论,让我很气愤。

我对边际效用价值论是一种气愤和仇视,该理论误导了太多的人。价值理论至今没有大的突破,边际效用价值论对经济学研究者的毒害是重要的原因。

价值理论没有进步,边际效用价值论者门格尔、杰文斯、瓦尔拉斯、庞巴维克、维塞尔等是罪魁祸首,如果可能的话,应该判刑坐牢。

客观唯心主义不可怕,因为他已经不影响科学研究的实践。可主观唯心主义者则很可怕,因为他们往往披作科学的外衣,甚至还拥有科学家的头衔。边际效用价值论者最终走向了主观唯心主义。可是他们个别人走向主观唯心主义并不可怕,可恶的是他门误导了太多的人,使人们见不到阳光。

价值理论研究时,一定要千方百计抛弃主观的成分,才能够接近真理。

马克思、李嘉图、穆勒看到了劳动决定价值的现象,就产生了劳动决定价值的主观想法,然后就对那些效用决定价值的现象视而不见。

而效用价值论者则看到效用决定价值的现象和边际分析的手段,就产生了效用决定价值的主观想法,然后就对劳动决定价值的现象视而不见。

当然,马歇尔要狡猾一些,他没有犯什么错误,可是,它实际上什么也没有说。

价值理论的研究者,一定要谦虚、谦虚、再谦虚,客观、客观、再可观。这样才有可能接近真理。

这是我奉劝价值理论研究者的一句话,也是表达对历史上价值理论研究者如李嘉图、穆勒、杰文斯、门格尔、维塞尔、马歇尔等的一句话。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1-21 22:37:00
以下是引用wanglinhai在2007-1-21 22:14:00的发言:

。。。。。。。。细枝末节的错误也在所难免。

边际效用价值论者认为商品等于最后一单位商品的效用在乘以消费的总单位数,这在数学商问题可能不大,

这是什么样的“细枝末节”?有哪一个“ 边际效用价值论者”这样认为:“商品等于最后一单位商品的效用在乘以消费的总单位数”?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1-21 22:45:00
以下是引用wanglinhai在2007-1-21 22:14:00的发言:

我对边际效用价值论是一种气愤和仇视,。。。

价值理论没有进步,边际效用价值论者门格尔、杰文斯、瓦尔拉斯、庞巴维克、维塞尔等是罪魁祸首,如果可能的话,应该判刑坐牢。

。。。。。。。。。。。

当然,马歇尔要狡猾一些,他没有犯什么错误,可是,它实际上什么也没有说。

价值理论的研究者,一定要谦虚、谦虚、再谦虚,客观、客观、再可观。这样才有可能接近真理。

这是我奉劝价值理论研究者的一句话,也是表达对历史上价值理论研究者如李嘉图、穆勒、杰文斯、门格尔、维塞尔、马歇尔等的一句话。

楼主可真是“谦虚、谦虚、再谦虚,客观、客观、再可观”啊。不知道若不谦虚、不客观该如何?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1-21 22:47:00
以下是引用fujo11在2007-1-21 21:31:00的发言:

谁也没有完全否定,楼主不过为引人注目而已,他说的很清楚:

“ 边际效用价值论的可悲之处,在于他们看到了边际分析的有价值的一面之后,进而就把边际分析的作用无限放大,最终导致了一种滑稽的理论。”

你以为楼主真的懂得什么是“边际效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1-21 22:54:00

回66楼ruoyan:

我既不太清楚了,您可以看一看杰文斯、瓦尔拉斯、门格尔的著作,我记得是当中一个人就这么讲过。

版上的其他学者这里可以给点指导。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1-22 09:03:00
以下是引用fujo11在2007-1-21 20:45:00的发言:…如果SUNGMOO是个不可知论者,我也无法和你辩论,但你一边说客观存在的一个方面是可知的,而且能达到真理;另一方面又认定对客观存在不能得到全面的认识,这就是自相矛盾…

我何时说过:“客观存在的一个方面是可知的,而且能达到真理”?特别是,我何时说过“能达到真理”?(这又是你的臆断吧?)

如果说:“客观存在的一个方面是可知的,对客观存在不能得到全面的认识”,我倒承认。不过,这是否就叫“不可知论”?这是否就是“自相矛盾”?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1-22 09:07:00
以下是引用ruoyan在2007-1-21 22:37:00的发言:这是什么样的“细枝末节”?有哪一个“ 边际效用价值论者”这样认为:“商品等于最后一单位商品的效用在乘以消费的总单位数”?

如果有人说“批判效用论者”同样在抓“细枝末节”,而不理解“效用论的主意”。这些批判者是否承认呢?

为了避免一些人的臆断,不得不再声明:对批判的批评,并不能推出一定赞成效用论,更不能推出把效用论当“真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1-22 09:13:00
以下是引用fujo11在2007-1-21 20:45:00的发言:…系统科学告诉我们,对于客观存在,我们能够达到全面的认识。就象我们这些明眼人,不必要象盲人那样,通过片面认识而形成全面认识,而且达到正确认识。

“全面的认识”不过是你的某种定义而已。

你看到此时此刻的大象某个profile,你看到了它如何从小到大到死的过程吗?你看到它如何从一个细胞发育成胚胎,直至成为个体吗?你看得到大象这个种群将来的演变趋势吗?(特别是这种趋势在此个体的具体表现)

你看到的也不过是“可见光”(这仍是一种定义)而已,你看得到大象的热辐射吗?你可以肯定你见到的是“全象”吗?——除非你已经把“全象”定义好了。

你可以自豪你比“盲人”“看”得多,但你能说“看”得“全”吗?——“全”与否,不过是你的定义。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1-22 09:20:00
以下是引用wanglinhai在2007-1-21 22:14:00的发言:…我真的觉得您没有看懂我写的东西,当然,有的地方我没有表达清楚,细枝末节的错误也在所难免…

还是先强调我并不必然支持效用论。

如果效用论者同样(语重心长地)如是说:

“真地觉得楼主没有看懂效用论的东西(至少定义都没弄清楚),当然,效用论有的地方没有表达清楚,细枝末节的错误也在所难免”

楼主怎么想呢?这就不是探讨了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1-22 09:22:00
以下是引用fujo11在2007-1-21 20:57:00的发言:…我们能说两者因为抽象方法和程度不同,从而就没有对错之分吗,显然不能。经济危机会给你当头棒喝的。

只能说谁“错”了,但不能说谁“对”了。

另外,我何时说过某种理论是正确的?“弄清理论”与“坚持理论是正确的”,是两回事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1-22 09:26:00
以下是引用wanglinhai在2007-1-21 22:14:00的发言:…我对边际效用价值论是一种气愤和仇视,该理论误导了太多的人。价值理论至今没有大的突破,边际效用价值论对经济学研究者的毒害是重要的原因。 价值理论没有进步,边际效用价值论者门格尔、杰文斯、瓦尔拉斯、庞巴维克、维塞尔等是罪魁祸首,如果可能的话,应该判刑坐牢…

只要楼主说出这些,本次讨论就足够了。

其实楼主在主楼完全可以直抒胸意,不必绕那个数学圈子。

楼主的例子其实正告诉我们,数学有时非常妨碍思想的表述,甚至帮了倒忙,损害了思想。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1-22 11:57:00
以下是引用wanglinhai在2007-1-21 22:14:00的发言:

对版主的回应:

我真的觉得您没有看懂我写的东西,当然,有的地方我没有表达清楚,细枝末节的错误也在所难免。

边际效用价值论者认为商品等于最后一单位商品的效用在乘以消费的总单位数,这在数学商问题可能不大,前天我算的时候,把二阶导数写成了一阶导数,算得太快。有问题。希望没有误导别人。经济学研究者要注意自己研究结论的正确性。

不过我的结论“边际效用价值论那里,几乎没有一个正确的细胞”,这个判断我始终认为是对的。

前段时间遇到了一个9所之一的大学的经济学博导,他竟然说起边际效用价值论,让我很气愤。

我对边际效用价值论是一种气愤和仇视,该理论误导了太多的人。价值理论至今没有大的突破,边际效用价值论对经济学研究者的毒害是重要的原因。

价值理论没有进步,边际效用价值论者门格尔、杰文斯、瓦尔拉斯、庞巴维克、维塞尔等是罪魁祸首,如果可能的话,应该判刑坐牢。

客观唯心主义不可怕,因为他已经不影响科学研究的实践。可主观唯心主义者则很可怕,因为他们往往披作科学的外衣,甚至还拥有科学家的头衔。边际效用价值论者最终走向了主观唯心主义。可是他们个别人走向主观唯心主义并不可怕,可恶的是他门误导了太多的人,使人们见不到阳光。

价值理论研究时,一定要千方百计抛弃主观的成分,才能够接近真理。

马克思、李嘉图、穆勒看到了劳动决定价值的现象,就产生了劳动决定价值的主观想法,然后就对那些效用决定价值的现象视而不见。

而效用价值论者则看到效用决定价值的现象和边际分析的手段,就产生了效用决定价值的主观想法,然后就对劳动决定价值的现象视而不见。

当然,马歇尔要狡猾一些,他没有犯什么错误,可是,它实际上什么也没有说。

价值理论的研究者,一定要谦虚、谦虚、再谦虚,客观、客观、再可观。这样才有可能接近真理。

这是我奉劝价值理论研究者的一句话,也是表达对历史上价值理论研究者如李嘉图、穆勒、杰文斯、门格尔、维塞尔、马歇尔等的一句话。




甚有趣,看到现在,还没见您有什么对效用说有杀伤力的论点和论据。我认为这和您在攻击稻草人有关。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1-22 12:08:00
以下是引用sungmoo在2007-1-22 9:26:00的发言:

只要楼主说出这些,本次讨论就足够了。

其实楼主在主楼完全可以直抒胸意,不必绕那个数学圈子。

楼主的例子其实正告诉我们,数学有时非常妨碍思想的表述,甚至帮了倒忙,损害了思想。

sigh,关于经济学中的数学是一个争烂了的问题。其实就是一个语言问题,一旦你理解了对话者的意思,就不需要语言了,同理,一旦你理解了经济学问题,就不需要数学了。问题在于,有人认为自己理解了,别人就不需要了,或者别人的需要妨碍了自己了,于是产生了强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1-22 12:59:00
以下是引用sungmoo在2007-1-22 9:22:00的发言:

只能说谁“错”了,但不能说谁“对”了。

另外,我何时说过某种理论是正确的?“弄清理论”与“坚持理论是正确的”,是两回事吧。

你受的毒害太深了。证伪理论无论多么深奥,也只是一种学说。而且是一种比较片面性的学说。它就那么让你深信不疑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1-22 13:05:00
以下是引用sungmoo在2007-1-22 9:13:00的发言:

“全面的认识”不过是你的某种定义而已。

你看到此时此刻的大象某个profile,你看到了它如何从小到大到死的过程吗?你看到它如何从一个细胞发育成胚胎,直至成为个体吗?你看得到大象这个种群将来的演变趋势吗?(特别是这种趋势在此个体的具体表现)

你看到的也不过是“可见光”(这仍是一种定义)而已,你看得到大象的热辐射吗?你可以肯定你见到的是“全象”吗?——除非你已经把“全象”定义好了。

你可以自豪你比“盲人”“看”得多,但你能说“看”得“全”吗?——“全”与否,不过是你的定义。

在认识的渐进性这方面,我完全赞同你的一些观点。但是,如果你否定认识的升华和阶段性的全面认识的存在,那就是错误的。难道一个明眼人对大象的认识,不比一个盲人更全面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1-22 13:28:00
以下是引用fujo11在2007-1-22 13:05:00的发言:

在认识的渐进性这方面,我完全赞同你的一些观点。但是,如果你否定认识的升华和阶段性的全面认识的存在,那就是错误的。难道一个明眼人对大象的认识,不比一个盲人更全面吗。

你们在讨论经济哲学(经济方法论、经济认识论、经济论理学)问题么?何必搞的这么麻烦?

证伪方法是有局限性,他的底子是康德的不可知论,任何科学的相对论、契约论。按照这种观点,经济学自然也是契约式的暂时没有被推翻的理论体系。但总有一天,它是要被 证伪的。

但是,对于今天的所有科学和经济学,证伪方法有着十分重要的思想解放作用。整个经济学方法论有向历史学派回归的趋势,“回到现象本身”才能真正的认识和解释现象,重新达成共识。

三毛斑竹有一点说的对,一些先入为主的概念本来是被论证的对象,却在你那里成了论证过程的前提。这个问题实际也一致是马克思资本论的致命弱点,伯恩斯坦已经为之指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1-22 21:40:00
支持劳动价值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1-23 07:16:00
以下是引用ruoyan在2007-1-20 10:20:00的发言:

Δ本人坚持效用论,而且坚持基数效用理论的研究。谁说基数效用理论错误就一定要辩论几句,呵呵,谁让自己是自己思想的奴隶呢?可这里谁又不是呢?所以,大家彼此彼此,大概都不会介意的。但要尊重事实与逻辑,尊重前人研究的成果。

这里仅仅就楼主的观点分辨。

要想批判边际效用,首先要清楚所批对象的定义是什么,靶子都不清楚,非说自己是百发百中,恐怕就有打哪指哪的嫌疑了。这种论证方式哪个杂志登载了,也是那个杂志的不幸。

每一种物品都是以自己的一些自然属性来满足主体需要的,这些自然属性都有量的量度,量度增加1倍,其功能也增加一倍,比如一定卡路里的热可以消融一定体积的冰,加倍的热量也会消融加倍数量的冰。但是在一个组合要素才能产生效果的情况下,其中一种要素增加一倍,效果未必增加一倍。攒一台电脑要一个CPU与一个主板,若干其它零件。现在你说只要增加一个主板,计算机的计算能力就要好一倍,可能么?问题在于要分清效果是单一要素形成还是多要素形成。

人比之多要素的效果问题更为复杂。简单说,人非草木。满足欲望的过程与冰消融的过程不同。人的任何一个具体的欲望,只要有物品能使之满足,就一定在一定量的消费上达到满足点(这一判断。可以先反驳)。这个特点与欲望的无限性并不矛盾。欲望的无限性是指需要的长期性和欲望种类将无限增加性,而欲望可满足性是指一定时期一定具体品类欲望的可满足性。这就是与冰的区别。看不到这种区别,虽不能说像楼主揶揄“门格尔——边际效用论先驱之一”的用词那样——苯,至少分析也是不到位的。

其次看边际效用。一般的语言描述是:最后一个单位消费带来的效用。前面都是定语,终归还是效用。但依我所知,这是误解。

近似或离散的情况下,边际效用是每多消费一个数量的物品,所增加的效用与这次增加消费的物品数量的比。严格或连续状态下,边际效用是效用增量与消费增量的比值在消费增量趋于0时的极限。就离散状态而言,边际效用也是一个比值而不是一个单一单位的数值,不是效用单位(古典的基数效用单位与我认为的不同),而是效用单位与消费品单位的比值。如果消费单位是1吨汽油,效用增量就是1吨汽油消费后的效用量除以1吨,以毫克为单位(已经接近连续了)的计算是1毫克汽油消费的效用增量除以1毫克。楼主留有余地说边际效用“几乎”没有一个正确的细胞,可是楼主所说的边际效用是这个涵义吗?

楼主凭什么假定效用函数就是U=F(1/N)呢?

请楼主做一下这个函数的极限;

U=X(1-X/2S),当ΔX趋向于0时,ΔU/ΔX的极限是多少?再考虑最后这个极限值(另一个关于X的函数)与X的关系。若我说这就是效用函数,楼主怎样反驳?

至于货币价格与边际效用的关系,还有着更为复杂的换算。。若真有意研究,或想有效地批判,就请先将以上的边际效用叙述理解一下,我以为这个解释是符合历史上提出和主张边际效用理论的前人们在使用这个词时的涵义的。


我也赞同与坚持效用价值论,但我也不想单纯用效用论来解释一切价值。我坚持效用与耗费的对立统一,将这两个概念区分清楚,才能最终解释好价值的本质,与人类经济运动的基本规律。比如,经济的基本规律就是:以最小的耗费获取最大的效用。而这个规律则可以反映在边际效用价值论里,因为它体现了耗费与效用在其中的内在统一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1-23 07:21:00
以下是引用sixiangzhe在2007-1-22 13:28:00的发言:

你们在讨论经济哲学(经济方法论、经济认识论、经济论理学)问题么?何必搞的这么麻烦?

证伪方法是有局限性,他的底子是康德的不可知论,任何科学的相对论、契约论。按照这种观点,经济学自然也是契约式的暂时没有被推翻的理论体系。但总有一天,它是要被 证伪的。

但是,对于今天的所有科学和经济学,证伪方法有着十分重要的思想解放作用。整个经济学方法论有向历史学派回归的趋势,“回到现象本身”才能真正的认识和解释现象,重新达成共识。

三毛斑竹有一点说的对,一些先入为主的概念本来是被论证的对象,却在你那里成了论证过程的前提。这个问题实际也一致是马克思资本论的致命弱点,伯恩斯坦已经为之指出。

任何规定都是有限的,因此都是可以证伪的。但是绝对思想则是不可证伪的,因为它还没有作出自己的规定。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1-23 15:20:00
以下是引用hhj在2007-1-23 7:21:00的发言
任何规定都是有限的,因此都是可以证伪的。但是绝对思想则是不可证伪的,因为它还没有作出自己的规定。

什么是你所谓的“绝对思想”?还有"没有规定"的绝对思想?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1-24 19:55:00
绝对思想就是最深刻的反映世界绝对本源的一个精神实体,它本身是混沌无规定的,但它必须要通过一系列规定来体现自己的存在与作用。而它的一切规定,都是有限的,“规定即否定”。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1-24 21:07:00
[em03][em03][em03]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1-25 18:23:00
以下是引用sixiangzhe在2007-1-22 13:28:00的发言:

三毛斑竹有一点说的对,一些先入为主的概念本来是被论证的对象,却在你那里成了论证过程的前提。这个问题实际也一致是马克思资本论的致命弱点,伯恩斯坦已经为之指出。


不知你所指为何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1-27 10:09:00

争论的很激烈吗,希望在争论中能统一概念的理解.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1-28 00:17:00

回10楼:

“如果有一天,全世界所有的人有一个习惯,都努力吃米饭,都吃到米饭的效用为负数”

“可是,世界上会有这么滑稽可笑的事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1-28 00:26:00

回9楼:

“这个推理,从逻辑上讲可以说是无懈可击”

看来,你是永远也走不完1米的距离,因为你走了一半以后还有一半,走了一半的一半以后,还有一半的一半.........

边际效用是个时点指标,和速度一样。

假设一个物体作减速运动,其一点的速度是个定值。在到达这一点之前的最后1公里,最后1米,最后1毫米,最后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1毫米的速度都要大于该点的速度。这个道理你明白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2-2 18:30:00

个人觉得,如果不消除边际效用价值论在人们头脑中的恶劣影响,经济学就会停滞不前。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