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6-4 10:39:32编辑过]
“平均速度”是单位时间内的位移,这个时间“单位”,到底选择什么样的单位?
楼主听过“即时速度”吗?即时速度中的“时间”因素,到底选择什么样的单位?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21 22:27:41编辑过]
你是否同意“边际效用”可以对应数学中的“导数”?
事先声明一下。本人提出疑问并不代表本人必然支持“基数效用理论”,只是针对某种提法的置疑。
楼主如果认为“边际效用”不可以与“导数”对应,至少认为“连续性物品”、“连续性效用”的假设根本不成立,那么楼主需不需要置疑基于连续性假设的古典力学呢?
稍有点极限知识的人,都不会这么理解“边际效用”。
楼主这番话指明:楼主不认为“边际效用”对应了“导数”。
如果在楼主未提此论之前(甚至很长时间以前),别人就是用导数来定义“边际效用”的呢?
(边际效用函数与总效用函数一样,都可能是多元函数)
边际效用是递减的,那么,最后一千克的汽油的效用,显然要高于最后一克汽油的效用的1000倍,最后一克汽油的效用,要高于最后一毫克起有效用的1000倍,当然,最后一个汽油分子的效用,要低于其他任何一个汽油分子的效用。
1千克汽油的价格为6元,我们要问得时,决定1千克汽油的价格的,是最后一个汽油分子的效用,还是最后一豪克汽油的效用,还是最后一克汽油的效用,还是最后一千克汽油的效用。
按照数学的中导数的说法,应该是最后无限小的一单位的效用。可是选择的单位越小,那么价格就与越低。
比如说,最后1千克汽油的效用是1000,那么最后一克的效用是0.5,,最后一号克汽油的效用为0.0002,最后一个汽油分子的效用为0.000000000001。
1千克=1000克=1000000毫克=1000000000000个汽油分子。
如果选择1千克作为最后一单位,那么1千克的总效用为1000
如果选择1克作为最后一单位,那么1千克的汽油总效用为500
如果选择1毫克作为最后一单位,那么1千克的汽油总效用为200
如果选择1个汽油分子作为最后一单位,那么1千克的汽油总效用为100
我们要问:到底选择哪一个单位作为最后一单位,使得1千克的汽油价格为6元?
我们要问的是,最后一单位,到底选择什么样的单位?
当然,有人会认为,边际效用应该是单位无穷小时,商品总效用的极限值。可这是边际效用吗?这根本不是边际效用,这是总效用。
当单位无穷小时,所有商品的边际效用都等于0。按照边际效用价值论,商品价值决定于商品的边际效用,从而所有商品的价值都等于0。这符合现实吗?
有人会说,汽油的边际效用,应该是汽油的单位无穷小时,无穷小再乘以无穷大,比如说,1千克汽油可分为N单位,每一单位的效用为u,N接近于无穷大,从而1千克汽油的效用是Nu。Nu中,u变为无穷小时,N变为无穷大,N乘以u等于Nu,Nu可能是一个不变的值。问题时,这是边际效用吗?Nu根本不是边际效用,而是总效用。
看到这里,我想门格尔、瓦尔拉斯、杰文斯只有大哭一场了:)会说“当初我为什么这么笨?”
这个推理,从逻辑上讲可以说是无懈可击。
回5、6、7、8楼:
当然,一些边际效用价值论认为:一个商品的价值决定于商品效用函数对商品数量导数的值,再乘以商品数量。
言外之意,如果有一天,全世界所有的人有一个习惯,都努力吃米饭,都吃到米饭的效用为负数,此时,大米的边际效用都是负的,从而,根据边际效用价值论,全世界的大米都不要钱,甚至要倒贴钱,因为边际效用是负值。
可是,世界上会有这么滑稽可笑的事吗?
边际效用价值论的可悲之处,在于他们看到了边际分析的有价值的一面之后,进而就把边际分析的作用无限放大,最终导致了一种滑稽的理论。
相比较而言,劳动价值论虽然也有很多问题,但劳动价值论杂一定的假设下,还是成立的,边际效用价值论却几乎找不到一个正确的细胞。
个人以为,混淆了边际效用与效用的量纲,才是滑稽的事。
这可不是“极限原理”。
只要你学过高数,就会知道,导数仍是函数(导数值因自变量变化而变化)。
而只要楼主相信总效用应该表达成定积分,那么“边际效用”的量纲与“总效用”的量纲一般不同。
楼主能再次用精确的数学语言定义一下你理解的“边际效用”吗?
不知道这里的“有人”楼主想指什么人?
如果按楼主这么说,这里的“有人”为什么不表达成“定积分”呢?
楼主肯不肯以定积分来表达一下“总效用”?
那就请fujo11按楼主的逻辑讲一讲(加速运动中的)“即时速度”100米/秒,是个什么含义?(提示一下:即使速度可是每时每刻都可能变化的)
其实,本主题最有趣的是,楼主的一番论述强调了自然语言的模糊与数学语言的必要。
自然语言,大家可以模糊理解,从而支持或反对起来都很方便。数学语言排除了许多可能,但许多人仍然反对它——最关键的理由也许是“它不现实”。如果“现实”的东西太模糊以至大家各自理解自己的,大家又该怎么办呢?
效用的量纲问题是个大问题,其实,当前的效用论都在混淆量纲。有的混淆得多一些,有些混淆的少一些。
目前不存没有混淆量纲的效用价值论。
我有一篇文章,已投往《经济研究》,明年上半年估计可以发表,有兴趣您看一下。价值论问题实际上很复杂,现有所有价值论,都没有接触到价值理论的本质。这是一个大的遗憾。
效用的定义很多种,实际上,我觉得这样定义比较好,“商品效用是商品满足人的某种需要的属性,且商品效用的高低与商品本身的某些客观指标有关,但这些指标的选择,以及这些指标与效用量间的关系,与人的需要有关”。
我觉得一个商品效用的高低,完全决定于商品的客观状态,与人消费商品的过程无关。比如说,2吨小麦的效用就是1吨小麦的2倍。这没有什么可说的。
可恨的是,边际效用价值论给人们认识世界捣乱。非得说,人消费4个面包时,第一俄面包效用最高,第4个面包效用最低。
只有完全抛弃边际效用价值论,人才能够认识到商品价值规律。当然,效用价值论有很的合理成分。
再说一遍,效用价值论和边际效用价值论是不同的。边际效用价值论几乎没有一个正确的细胞。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19 23:46:10编辑过]
这说明,边际效用价值论的效用总和的极限,实际上要么不存在,要么是负值。边际效用价值论看到这个结果,一定会无语。
从而说明,边际效用价值论在数学上是行不通的。
这里,一些数学的东西我忘了,希望那位能够帮我证明一下,f'(x)<0时,N趋于无穷大时,Nf(1/N)是否收敛,或者收敛于负值。我的证明结果是,要么不收敛,要么收敛于负值。
边际效用价值论者活生生地给人的效用函数加了一个要求,那就是选择的最后一单位无限小时,Nu要收敛于一个大于0的数。这又说明了边际效用价值论的无耻之处,他们先看了商品价格大于0的上商品,然后就认定他们的Nu收敛于一个大于0的数,之后,又会说,因为Nu收敛于一个大于0的数,所以商品的价值大于0。循环论证又出来了。
看到这里,我想门格尔、瓦尔拉斯、杰文斯只有大哭一场了:)会说“当初我为什么这么笨?”…
从“f'(x)”与“f(1/N)”同时出现在论述里看,楼主似乎还没理解导数吧?
可能要仿辞一句:这样反驳边际效用价值论在数学上是行不通的。(当然,这并不表明我一定要支持“效用价值论”,因为楼主如果读了许多现代经济学的东西,就一定知道现代经济学里很难找到“价值”的定义及其“决定”理论)
“明年上半年”,是哪年?楼主果有此信心?
可否举一实例?(重点指出如何“混淆”,最好举外文著作)
这是您的定义。
如果您想以此定义为靶子批判,请说明它至少不是现代经济学的定义(如果您能听过“偏好”的话)。
标题?
楼主可否谈一下内容提要?
有些东西写不出来,因为这里不支持mathtype。
这样吧,如果你有兴趣,你可以关注一下07年上半年《经济研究》和《经济评论》、《经济学动态》这三家杂志中有关价值理论的文章。至少会有2篇是我写的。
如果楼主这么“比如”,楼主可能没有必要再和大家一起讨论了。
0.01%可能中奖100000元,99.99%可能一无所获,这样的彩票,楼主最多愿意花多少钱买?(“0”元也可以,但买彩票的钱是不退还的)
还有10元钱,它可以100%地给你。你要这10元钱,还是要上面那张彩票?
楼主这么有信心?那您的姓名?(总不能一有价值理论的文章,就说是您写的吧?)
不得不说,楼主这番“言外之意”是错误的。
楼主可否找到任何一篇效用理论的著作是这么推理的吗?
我说过一句话,您可能没有关注。
“目前的经济学还不够成熟,讨论问题的时候,需要尽可能地少引用某些专家、经济学家、甚至诺贝尔经济学经获得者的观点。“
阿罗获得过诺贝尔奖,但是一般均衡未必是科学的。希克斯获得过诺贝尔奖,但无差异曲线简直就是荒唐。很多人都知道拉弗曲线,拉弗曲线某种程度上就是一个笑话。
李嘉图、马克思、凯恩斯都是著名的学者,他们的观点都有明显的缺陷,杨小凯算是有所成就,不过他的理论漏洞也是极为明显的。
马歇尔算是一个精明的学者,他在价值论方面基本没有犯错误,但问题是,他什么问题也没有讲清楚。他说“商品价值短期内取决于效用,长期内取决于劳动”,实际上,也是值得推敲的。
国内的经济学家的理论水平,实践证明,离社会实际需要有很大的差距。
何谓“效用”?目前还没有合理的定义,我个人觉得。真正科学的价值理论没有建立之前,我们谈不上权威的效用的定义。
国内的经济学研究者一个不足之处,在于把西方经济学的某些范式当成教条和研究基础,实际上西方经济科学目前来看,很难称之为科学。谁见过一种科学早上说是这样,下午说是那样,晚上又是另外一个样?
研究经济学的正确方法,就是尽可能从实际出发,借鉴和参考某些现有经济理论。如果以现有的经济理论为基础、教条,那么,我们的研究肯定会出错误。
现代经济的基础,某种程度上说,是价值理论。问题是,价值理论至今都没有解决。也就是说,现代经济学就是一栋房子,价值理论是房子的第一层。可是,第一层还没有建好,就在第一层的基础上建了第二层、第三层、第四层.......。
不科学、荒唐、笑话、未讲清楚、错误,等等,具体之处呢?
经济讨论如果成了大话会,就不必占用论坛这里的资源了。
你觉得我在讲大话啊,见谅!我只是发自肺腑的讲一讲,水平也有限。
不科学、荒唐、笑话、未讲清楚、错误具体之处,您可以去看看。
要讲出来,估计够写一本书的。
比如,阿罗一般均衡的前提是消费结合是凸集,这是有问题的。消费集合是凸集吗?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