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50359 358
2007-01-19
      从边际效用价值理论那里,我们几乎找不到一个正确的细胞。

     一、从边际效用价值理论那里,我们几乎找不到一个正确的细胞
    效用价值论者自以为是的解决了砖石和水之谜,实际上他们并没有解决。效用论者的逻辑是:如果商品A的价格高于商品B,那么商品A的边际效用高于商品B。之后,因为商品A的边际效用高于商品B,所以商品A的价值高于商品B。典型的循坏论证。
    效用论者首先看到的是钻石的价格高于水,就认为钻石的边际效用高于水,进一步,进而就认为钻石的价格高于水,是因为钻石的边际效用比水高。
    边际效用价值论者认为,价格大于0的商品边际效用大于0,言外之意,增加该商品的消费数量,效用还会提高。从而说明,人们消费的商品数量还不够。粮食、衣服价格大于0,说明人们粮食和衣服消费还不够。从而说明,全世界的人都在挨饿、都在受冻。
    这符合现实吗?说下岗工人在挨饿、在受冻,恐怕有人相信,要说比尔盖茨也在受冻、也在挨饿,边际效用价值论者可以相信,我不敢相信。
    我们再以铝和银的故事,来说明效用价值论和边际效用价值论的荒谬。
    在18世纪时,铝的生产技术很落后,从而铝的劳动时间比银长,在市场上,铝比银贵,此时,效用价值论者就会说,因为铝的边际效用比银高,所以铝的价格高。
    到了20世纪,铝的生产技术进步了,结果生产铝的劳动时间大大缩短了,低于生产银的劳动时间,从而在市场上铝比银便宜,此时边际效用价值论这就会说,此时铝的边际效用比银低,从而铝的价格低。
     如果到了22世纪,银的生产技术进步了,导致银的生产成本远低于铝,从而铝又比银贵。从而效用价值论者又会说,铝的边际效用比银高,所以铝的价格高。
    效用边际效用价值论者就是这么反复无常。
    到底铝和银的边际效用那个高?边际效用价值论者有二种答案:1)铝和银的那个价格高,那个边际效用就高;2)我觉得铝和银那个效用高,那个边际效用就高。
    这两种方法都能够自圆其说,可是,这是经济学研究的态度吗?
    从边际效用价值理论那里,我们几乎找不到一个正确的细胞。

                    二、效用价值论的问题:边际分析过了头
    边际分析是一种有用的分析工具,可是边际分析过了头,则只会是滑稽和荒谬。   
如果有一天,全世界所有的人有一个习惯,都努力吃米饭,都吃到米饭的效用为负数,此时,大米的边际效用都是负的,从而,根据边际效用价值论,全世界的大米都不要钱,甚至要倒贴钱,因为边际效用是负值。世界上会有这么滑稽可笑的事吗?
    边际效用价值论的可悲之处,在于他们看到了边际分析的有价值的一面之后,进而就把边际分析的作用无限放大,最终导致了一种滑稽的理论。
   某种程度上讲,克拉克也是一位把边际分析用过了头的学者。

                      三、边际效用价值论毒害了经济学的发展
     前段时间遇到了一个9所之一的大学的经济学博导,他竟然说起边际效用价值论,让我很气愤。
我对边际效用价值论是一种气愤和仇视,该理论误导了太多的人。价值理论至今没有大的突破,边际效用价值论对经济学研究者的毒害是重要的原因。 价值理论没有进步,边际效用价值论者门格尔、杰文斯等是罪魁祸首,如果可能的话,应该判刑坐牢。
     客观唯心主义不可怕,因为他已经不影响科学研究的实践。可主观唯心主义者则很可怕,因为他们往往披作科学的外衣,甚至还拥有科学家的头衔。边际效用价值论者最终走向了主观唯心主义。可是他们个别人走向主观唯心主义并不可怕,可恶的是他门误导了太多的人,使人们见不到阳光。
    价值理论研究时,一定要千方百计抛弃主观的成分,才能够接近真理。
马克思、李嘉图、穆勒看到了劳动决定价值的现象,就产生了劳动决定价值的主观想法,然后就对那些效用决定价值的现象视而不见。
     而效用价值论者则看到效用决定价值的现象和边际分析的手段,就产生了效用决定价值的主观想法,然后就对劳动决定价值的现象视而不见。
     当然,马歇尔要狡猾一些,他没有犯什么错误,可是,它实际上什么也没有说。
     价值理论的研究者,一定要谦虚、谦虚、再谦虚,客观、客观、再可观。这样才有可能接近真理。
这是我奉劝价值理论研究者的一句话,也是想说给历史上价值理论研究者如李嘉图、穆勒、杰文斯、门格尔、维塞尔、马歇尔等的一句话。
     我再想说一遍,从边际效用价值理论那里,我们几乎找不到一个正确的细胞。

             四、边际革命之后,经济学家们已经变成了主观唯心主义者
    边际革命之后,经济学领域已经被主观唯心主义占领。现代、当代的主流经济学家几乎都是主观唯心主义者。特别需要指出的是,西方经济学家在骨子里,都是主观唯心主义者。
    西方主流经济学是主观唯心主义者的典型证据:
    他们相信无差异曲线的存在。
    埃奇沃斯和希克斯得出的无差异曲线至今仍然是西方经学分析的重要工具。西方经济学家认为2个面包加上3张电影票,与1个面包加上5张电影票的效用可以是一样的。言外之意,物理、化学等状态不一样的东西,给人带来的感觉可以是一样的。也就是说,人的主观感觉可以脱离物理、化学等客观状态而存在,并且成为决定人的行为的源泉。
    他们相信多元效用函数的存在。
    他们相信存在一个以商品数量为自变量的效用函数。比如,效用可以是面包数量、电影票数量、苹果的数量的多元函数。
    他们认为人的主观感觉是经济系统运行的微观基础。
    在许多领域,科学家们都不以人的主观感觉作为分析的依据,如在物理、化学、机械、电子等领域。只有在经济学领域,人的主观感觉成了分析的出发点和归宿。
    边际革命之后,从本质上讲,现代主流经济学家在某种程度上都是主观唯心主义者。所不同的,是现代经济学家主观主义的成份比门格尔、杰文斯、瓦尔拉斯等人少一些,马歇尔、费雪、萨缪尔森就是现代经济学家的代表,也是主观唯心主义的代表。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6-4 10:39:32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7-1-19 13:38:00
以下是引用wanglinhai在2007-1-19 13:17:00的发言:…最后一个汽油分子的效用,又要大于最后0.001个汽油分子效用的1000倍。如此不断,那么,汽油的边际效用是多少?鬼才算得出来。我们要问的是,最后一单位,到底选择什么样的单位?…。

“平均速度”是单位时间内的位移,这个时间“单位”,到底选择什么样的单位?

楼主听过“即时速度”吗?即时速度中的“时间”因素,到底选择什么样的单位?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1-19 16:26:00
顶2楼:问得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1-19 16:59:00
边际效用是递减的,那么,最后一千克的汽油的效用,显然要高于最后一克汽油的效用的1000倍,最后一克汽油的效用,要高于最后一毫克起有效用的1000倍,当然,最后一个汽油分子的效用,要低于其他任何一个汽油分子的效用。<
1千克汽油的价格为6元,我们要问得时,决定1千克汽油的价格的,是最后一个汽油分子的效用,还是最后一豪克汽油的效用,还是最后一克汽油的效用,还是最后一千克汽油的效用。</P>
  按照数学的中导数的说法,应该是最后无限小的一单位的效用。可是选择的单位越小,那么价格就与越低。</P>
比如说,最后1千克汽油的效用是1000,那么最后一克的效用是0.5,,最后一号克汽油的效用为0.0002,最后一个汽油分子的效用为0.000000000001。</P>
1千克=1000克=1000000毫克=1000000000000个汽油分子。</P>
如果选择1千克作为最后一单位,那么1千克的总效用为1000</P>
如果选择1克作为最后一单位,那么1千克的汽油总效用为500</P>
  如果选择1毫克作为最后一单位,那么1千克的汽油总效用为200</P>
如果选择1个汽油分子作为最后一单位,那么1千克的汽油总效用为100</P>
  我们要问:到底选择哪一个单位作为最后一单位,使得1千克的汽油价格为6元?</P>
我们要问的是,最后一单位,到底选择什么样的单位?</P>
看到这里,我想门格尔、瓦尔拉斯、杰文斯只有大哭一场了:)会说“当初我为什么这么笨?”</P>
其实边际分析是价值论中的重要方法,但是边际分析用过了头,那么剩下的只有滑稽和可笑。</P>
某种程度上讲,克拉克也是一位把边际分析用过了头的学者。</P>



  也有人会说,决定汽油价格的,是dU/dQ,利用微积分的概念,就是当汽油量无线小时,最后一单位汽油的边际效用。
  问题是,汽油最后一单位只能是汽油分子,此时,如果汽油分子大,那么边际效用就要大,汽油分子小,边际效用就要小,因为边际效用递减。如果汽油价格决定于汽油边际效用,那么,在汽油的使用效果相同的前提下,大分子汽油的价格,要高于小分子汽油的价格,即便是1千克大分子汽油和1千克小分子汽油使用效果完全相同。也就是说,汽油价格的高低,与汽油分子大小紧密相关。大家说说,这个可能么?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21 22:27:41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1-19 17:42:00
以下是引用wanglinhai在2007-1-19 16:59:00的发言:…按照数学中导数的说法,应该是最后无限小的一单位的效用…

你是否同意“边际效用”可以对应数学中的“导数”?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1-19 17:49:00

事先声明一下。本人提出疑问并不代表本人必然支持“基数效用理论”,只是针对某种提法的置疑。

楼主如果认为“边际效用”不可以与“导数”对应,至少认为“连续性物品”、“连续性效用”的假设根本不成立,那么楼主需不需要置疑基于连续性假设的古典力学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