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宏观经济学
3072 10
2007-01-19
刚刚看了一个纪录片,我国的民工实在是太廉价了,贫富差距太大了,不知如果我国设了最低工资法,会不会有一些成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7-2-11 20:15:00
设立最低工资,增加企业成本,这部分成本会间接的转嫁给消费者(当然也包括农民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2-11 20:31:00

楼主认为有意义吗?中国的民工之所以廉价,是因为中国的人太多了,就算是这个价格,也比民工在家种地强,所以,才会有这么多的民工涌进城,而中国目前很多的企业,基本上就是一个大车间,就是为外国企业生产产品,一旦实行最低工资,企业的利润就会减少,相应的雇用的民工也会减少,而那些本可以进城打工的民工,就只好回家种地了,而他们的生存环境,几辈子也不太可能好转

从我个人的角度讲,我最不主张的就是政府干预经济,政府做好政府的事,剩下的,有市场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2-13 10:27:00
设立最低工资,就是劳动力市场的支持价格了,毫无疑问,仅从效率上而言,会使企业减少雇员,使就业市场的水平低于没有支持价格的水平,但是中国现在有些企业农民工工资过低是事实,有些工厂不讳言的话就是血泪工厂,适当提高农民工工资,或者会促使产品价格上升,但是鉴于中国产品十分廉价,未必对竞争力有多大影响,也有可能只是降低投资着的利润,而不会提高产品价格。适当的干预是必要的,至少要把握好度。经济学家不是只考虑效率的,公平有时候也很重要。农民工工资提高了,消费能力提升了,也是促进经济增长。我无意批评谁,只是觉得只考虑效率问题真的不是一种好的倾向。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2-13 11:33:00

我国的劳动力之所以廉价是因为他们是仅仅靠出卖自身苦力维持生存的劳动者,几乎没有任何专业技能。在中国这样的劳动力资源太丰富了,他们在劳动力市场上根本没有任何的竞争力,根本无法获得与雇佣方平等的谈判权。即使有政府最低工资的制度保障也必然会因为劳动者自身求生的欲望而得不落实(中国有大量的劳动者心甘情愿的在最低工资水平以下工作,因为这样总比失业强)。因此,虽然有政府制度的保驾护航,但中国的劳动力却因为自身素质的太低无法受用本应属于他们的“制度恩惠”。

要真正改善中国劳动者的生存状态,必须切实提高他们的素质。劳动力素质的提高至少有两方面的路径:一方面对于已进入劳动力市场的人口(特别是从农村转移的剩余劳动力)进行岗位职业技能的培训。政府应当为这样的职业教育买单。毕竟劳动力职业技能的提高不仅有助于其自身收入的提高,而且对我国产业结构升级换代中较高素质劳动力的衔接供应和实现收入分配的公平有重大意义。另一方面落实和提高广大农村地区义务教育的水平,为不同区域提供平等的接收高等教育的机会,这样才能真正提高我国劳动者的竞争力,从源头上改变收入分配的格局。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2-13 12:51:00

有了最低工资。工人的积极性得不到发挥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