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来说说西经的题:
1、微观的试题,一道简答,一道论述,一道计算
简答题是关于信息不对称问题,要准确的定义信息不对称其实并不容易,首先得先说明信息,信息分为对自然的信息和对参与人的信息,自然的信息是对社会(即影响经济个体的外生变量)的认识,解释此类信息不完全可发展出搜寻、匹配等理论;对参与人的信息,主要指对于消费者的效用函数和对于生产者的生产函数(成本函数)的知识,以及对参与人行动的信息。(这里信息的概念我的答案在高的书里肯定没有,有点深了,肯定不是标准答案)。信息不对称指的就是参与人没有充分清楚自然或对其他参与人的信息(有的信息不是common knowledge)。至于举例就很容易了,从逆向选择、道德风险、信号传递随便选一个均可。比较好掌握的应该算是“柠檬”市场的例子了。
论述题是讨论竞争性市场的效率和局限。竞争市场的效率,应该从边际成本等于价格的角度来说明(社会成本等于社会评价),进一步说明可以运用福利经济学第一定律,即每一个竞争性均衡(Walras均衡)都是帕累托最优的。至于其局限性,个人认为应该从两点回答,其一是完全竞争市场的过于严格的假设条件,如对偏好,对技术,对信息等等的假设;其二就涉及到市场失灵,包括垄断,外部性,信息不对称等等
计算题实际上是三级价格歧视问题,我刚刚计算一下,结果不是很整,不知大家的结果是多少。不过思路非常简单,就是让两个市场的MR1=MR2=MC,即可算出均衡价格和产量,利润也自然及出来了。
2、宏观的试题,一道简答,一道论述,一道计算
简答题是关于菲利普斯曲线,分类就是长期短期,政策含义无非就是短期存在失业率和通胀率的tradeoff,长期则不存在,扩张性的需求管理政策只会导致通货膨胀,而无助于降低失业率和提高产出
论述题还是历年的大热点流派,答题大的方向就是凯恩斯主义式相机抉择的货币政策和货币主义则是主张单一货币规则,而且凯恩斯主义认为在经济萧条时和货币政策无效,只有财政政策才有效
计算题也是再常见不过的由IS-LM曲线计算均衡产出和均衡利率,以及计算乘数,需要注意的是消费函数要用可支配收入(既要扣除税收),我算的结果也不是很整。
纵观今年西经的试题,体现了很好的连续性,而且感觉越来越标准化了,还是没出名词解释,但将名词蕴含到简答和论述题中,所以对于基础知识还是不能放松,题出得不难,都是能猜得到的热点,不过打高分也不容易,祝大家都取得理想的成绩!!!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22 1:20:16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