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区域经济学
2560 5
2007-01-26

寒假前去昆山,得知昆山新汽车站附近的胡蝶湾房产每平方已经升至7、8千的样子了。很是惊讶!除了昆山新汽车站的影响外,其房产商打出的一大招牌就是京沪高铁也将在附近建立站点。

我们知道,京沪高铁最近刚被审核通过立项,预备2010年建成通车。主要连接滨海新区和长三角这两大经济带。至于具体会在哪里设点,无从知晓。但无论如何,该房地产商已经看到这里的巨大商机了。

在回家的路上,在徐州郊区的高速公路附近,树立着一块很大的广告牌,上面也是不约而同的打着京沪高铁的口号,政府准备建立一块“徐州经济开发区”。想必是预见到随着高铁的开通,长三角一带的土地价格势必新一轮的高涨,而借着投资商追求低成本的心理,一定会选择次优地的苏北地区。先下手为强,埋下招商引资的伏笔。到那时,制造业的运输成本肯定会随而下降,选择土地相对便宜、人力资本相对便宜的苏北和安徽等地将是制造业的不二法门。

天津的滨海新区和长三角将会逐渐过渡为研发中心、金融服务业中心,而通过京沪高铁的连接,安徽、苏北等相对不发达地区很有可能成为新的制造业中心,这样,中国的经济版图将会重新得以布局。经过10几年的精心研究,京沪高铁的投入建造又怎么可能只是为了简单的缓解中国目前客运、货运的压力?

奖励现金10,希望继续参与讨论!

[此贴子已经被tryee于2007-1-26 22:27:11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7-1-26 22:25:00

首先,交通的便捷、发达地区或城市日益增长的成本无疑会影响到企业的选址布局。然而,简单地看企业选纸布局一定是对成本效益共同权衡所做出地决定。其实,简单分析一下国家五纵七横的路网布局就可以发现,很多重要路网的沿线城市并没有“因路而兴”,而恰恰是相反,那么原因又是什么呢?试想如果中心极处在集化作用占绝对优势时期,路网的修建谁会是最大受益者呢,或者说路网的修建是加剧了集化作用还是促进了扩散呢?

其次,企业的选址聚集不等同于产业兴盛?制造业产业链相对较长,而要成为制造业中心其地区核心竞争力又该是什么呢?是低端产业聚集还是R&D水平的高低.....苏北、安徽是否具备发展制造业的比较优势呢?资源是否允许(及时可以通过路网建设加以弥补)、产业结构基础又如何?产业是处在产业链上端还是下游?事实上京沪高铁真正目的是促进地区间加强合作,促进分工。政府是否会有意识采取对策促进产业合理布局呢?

最后,问楼主一句你认为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还是偶然呢?y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1-28 00:41:00

斑竹的思考力度和深度果然了得.我仅对您的提问试着表示一下自己的看法.

第一,先前的很多重要路网的沿线城市并没有"因路而兴",主要是因为国家只是仅仅将道路修好而没有后续的政策引导,并且设置的中转站之不合理,再加上内陆与长三角相比并没有土地和人力资源的优势.(因为长三角在过去的几年时间里也一直在打土地上的"价格战",农村的劳动力又存在无限供给)

第二,制造业产业链虽长,但就目前长三角一带而言,仍旧是处在其下游地区.也就是说中国现在的制造业中心选址和其地区核心竞争力还是土地、劳动力和交通之间的比较。而依旧目前的趋势而言,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的土地日益随着房地产的升温而水涨船高,劳动力成本也会随着就业人口生活成本的加大而增长,制造业若想进一步扩大生产或者投入新的生产,成本势必大幅上升。

第三,苏北、安徽的土地价格低廉,劳动力成本也会随着迁徙成本和生活成本的下降而下降,而交通运输成本也会随着高铁的运行而大幅下降。比较优势显而易见。

第四,目前苏北等地出现的一种极大的错误是对产业过滤后的高污染企业的极大兴趣。经过几十年的超低速发展,如若再不赶上机遇的快车,地区间的差距又起是30年、50年?“徐州经济开发区”式的信号无疑表明国家在扭转以前发展的偶然因素而使之恢复到必然的轨道上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4-22 22:02:46
额,一家之言~~~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6-24 00:12:58
京沪高铁目前呈现的是“两头大,中间小”的GDP格局,这种局面在短时间内是无法从根本进行改变的,安徽和苏北发展落后的原因大家都是很清楚的,例如:安徽省蚌埠市,自老京沪铁路建成开始就是安徽最重要的城市,但是自改革开放近30年来,经济发展始终十分缓慢,不仅落后于发达地区,还落后于本省其他地区,其发展原因并不是因为交通问题,有很多其他的问题在其中。产业格局的转变并不会因为一条交通干线的开通得到根本改变。
    根本原因在于其他与企业生产密切相关的成本因素,安徽、苏北等在人力资源上有着京沪线上其他地区无法比拟的优势,随着各地人力成本的不断上升,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该地区转移已成定局,当然ZF的引导在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上述地区有着充足的廉价劳动力和土地资源,只要ZF的政策得力,我相信在5年之内,该地区的人均GDP一定会达到全国中上等水平的!
     以上仅是我个人的看法,希望得到大家的指正,谢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9-5 12:09:10
沪昆高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