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简介:产业链链长制是通过推进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人才链的协同,推动了产业链韧性与安全水平的持续提升,同时也进一步优化了服务型政府的调控职能,以最终使我国实现走稳走好新型工业化道路、建立现代化产业体系的目标。当前,我国产业链链长制分为聚焦区域提升的地方政府链长制和特定行业的中央企业链长制,且均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与突破。
参考曾辉祥等(2024)的做法,使用各地级市“链长制”的政策虚拟变量(Treat×Post)表征。若样本城市为试点城市,则赋值为 1,否则为 0;Post为年份虚拟变量,在数据中为Time,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各个地级市地方政府实施政策时间不同,因此在各地级市政策实施的年份及之后取1,否则为0,与此同时,未在2019年与2021年之间实施链长制政策的地方则在2019年及之后取 1,否则为 0。
数据来源:各省市“链长制”实施名单资料来源于各省(区、市)官方网站及相关媒体报道
时间跨度:2007-2023年
数据范围:地级市层面
数据形式:Excel形式
数据指标:
| 年度标识 | 城市名称 | 城市代码 | 省级名称 | 
| 省级代码 | Treat | Post | DID | 
样例数据:
 
参考文献:
[1]詹新宇,梁蓝心.链长制如何“链”出企业技术创新[J].中国工业经济,2024,(11):137-155.
[2]曾辉祥,张芷溪,姚海琳.地方产业链政策创新与企业风险承担——来自产业链“链长制”的证据[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30(06):134-148.
下载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