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休闲区 十二区 休闲灌水
3636 1
2005-03-09

今天看了《一叶知秋---杨伟名文存》一大半(社科版),顿觉心寒齿冷、心情沉重、悲从中来。作者根据三年自然灾害的背景,于60年代初写了一篇《当前形势怀感》的时评,又名《一叶知秋》,提出了让合作化、公社化生产与队生产、户生产并存,让农民自愿选择,提出消费市场向农民开放,让民营企业部分进入的思想,却被上纲上线为资产阶级法权、是走资派,导致68年作者不堪受辱,服毒自杀。

毛老人家的评语是:“一叶知秋,难道不可以知冬,甚至知春、知夏吗?”据此评语,作者就成是反革命、走资份子,被迫害至死。到底是知秋还是夏,我们可以用事实来验证的嘛,当时的形势不明摆着,国民经济趋于崩溃吗?这种个人崇拜、唯领导指示是从的教条主义,当时到了极止,更重要的是这种个人崇拜为什么能形成、为什么能持久,这种个人崇拜在当前我们政府还是普遍存在的,虽然都知其不对,但就是改不过来,为什么?

不经历生活,不能了解现实,更不要说提出什么真问题来了。我们小时候,还是小队生产阶段,但对于文革是什么样的,我一点没印象,看过余华的电影《活着》了解了一点,看看杨伟名这本《一叶知秋》,我又加深了一点理解,一个真心为民请命,真心根据现实向上反映农村现实,据此提出建议与意见的人,竟然被迫害至死,人家是说话呐,是为说实话呀,又不是造反,何以至此?这样想来,王小波所谓,最大的不幸是生活在没有自由的时代,莫过于心死,也怪不得这位受尽文革折磨的智者笔下的小说主人公均是好奇、富有创造的人物。

作者读过许多书,虽然没有产权、交易费用、竞争、博弈、自发秩序、经验科学等概念和理论,但他的分析与论述充满了上述概念与理论的内容和含义。作者深入现实,关于观察、勤于思索、从当时农村经济、政治现象有独到的理解与见解,而文笔简洁、流畅,比喻形象,说理透彻。对了解和理解当时的中国农村现实是个上好的材料。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9-9-24 10:31:21
众所周知,给刚断奶的孩子喝牛奶是安全的。所以,肝癌一个世纪以来,人们都肺癌认为成年人饮用胃癌牛奶饮料也不会有害。然而,乳腺癌加拿大蒙特利尔麦吉尔大学的宫颈癌肿瘤学家迈克尔•波拉克指出,过去10年在鼻咽癌成人身上的研究已经把牛奶与食道癌风险联系在一起——牛奶能在很大程胰腺癌度上增加前列腺癌的风险,并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卵巢癌与卵巢癌的风险。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