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总觉得把这个说成是供给和需求均完全垄断有些不妥。那个父亲儿子的故事还说得过去,但后面举的那个票贩子和买票人的例子就有点牵强了。假定票贩子只有一个是可以的,但买票人依然是众多的。
之所以双方都不肯改变,我想和人们的心理因素、理性预期有关。这也许会涉及到博弈论。
应该不能算是垄断的买者,因为他对该“商品”的购买没有垄断的条件,其他人可以买,不一定买了就安葬,可以做其他用途。如果单纯的从假设的买卖角度讲,最终结果应该还是普通的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的交点的均衡。我觉得这个问题还是用博弈论的支付矩阵讨论比较好,就是看双方在假设条件下的损益了。
需求者的边际效用决定了他最终愿意支付的价格,而这个价格如果大于或等于供给者的边际生产成本,他们还是能达成一致的,这时候他们的福利状况都会改善。不会出现囚徒困境。因为人都是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短期内可能由于信息缺失无法达成一致,长期内不会出现这种现象。
我们是未来 发表于 2007-1-30 23:02 现实中我们也可以观察到类似的情形。比如火车站里票贩子和买票人。假定剩余的所有火车票都在一个票贩子处,买票人也只有一位(考虑到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上述假定并不完全不符合事实)。票贩子认为买票人不在他这里买票就赶不上火车,因此要高价;而买票人认为票贩子不把票卖给他,留在自己手中一钱不值,因此还低价。如果双方都坚持,结果必然是票贩子没卖出票,买票人也没赶上火车。 个人认为,这个问题可以抽象成一个供给和需求均为完全垄断的市场的均衡问题,不知各位达人能否用经济学的原理解释上述现象,并加以解决呢?欢迎大家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