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zwswswz 发表于 2012-3-15 20:38 
请你具体说明,生产商品的各生产要素量及参与社会产品的分配能力如何决定了电视机的“社会产品的分配权力 ...
生产商品的各生产要素形成的价值之和,组成商品交换价值量——商品价格。我们也从市场上抽象出“等量劳动形成等量价值与等量资本形成等量价值”等一般生产关系,在这一生产关系下,各生产要素形成的价值量之和,组成商品价值量。我们一般就从这一般生产关系——商品价值量出发,考察商品价格的大小,即商品价格是围绕商品价值量上下波动。
不过,在探讨价值形成规律之前,我们必须明确市场运动的主体是什么。在简单商品生产条件下,劳动者为市场运动主体,此时,其它一切生产要素(包括过去劳动)形成的价值量为生产成本,而劳动者形成的价值量,由市场分配决定,不过,我们用等量劳动形成等量价值的一般生产关系,考察劳动市场上形成价值规律,这样,商品价值量为生产成本与一般劳动形成的价值量之和。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下,资本为市场运动主体,此时,其它各生产要素形成的价值量(包括银行利息)为生产成本,即劳动者工资为生产成本,资本利润由市场决定,不过,我们用平均利润率考察资本市场上形成价值规律,这样,商品价值量为生产成本与平均利润之和。。
在现代生产关系下,商品价值量由生产成本(包括所化劳动量与土地形成的价值量)与资本形成的平均利润之和。由于电视机生产成本比电话机大,并且生产电视机的资本比电话机也大,形成的平均利润也大,从而,电视机商品价值量大于电话机商品价值量,这也就决定了电视机价格大于电话机价格。当然,如果电话机大量缺乏,需求大大高于供给,也会引起商品价格高于电视机的情况。
商品生产垄断,就是生产资料资本参与社会产品分配能力不同,引起商品价格不同。如果二种商品,一种处于垄断状态,一种处于自由竞争状态,则垄断商品价格高,即垄断资本形成的价值量大。
如果税收是一种要素的话,由于价外税不同,即暴力形成的价值能力不同,也是一种特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