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国债收益率利差
沪深300指数
判断股市的先行指标—10年期国债与2年期国债收益率利差之间的逻辑
以历史为鉴
总结
一般来说,债券市场和股票市场有负相关的关系,即股票市场涨,债券市场跌,反之亦然,这是由资金流向引起的。根据美林证券的投资时钟理论,投资股票市场的时候是通货膨胀下降,GDP上升;债券市场有着更好的表现为通货膨胀下降,GDP下降。在实践操作过程中,我们如何判断投资时钟图中趋势的转变,而实践中我国A股市场(沪深300指数为例)与债券市场有何关系呢?
【国债收益率利差】
国债收益率是指投资于国债债券这一有价证券所得收益占投资总金额每一年的比率。按一年计算的比率是年收益率。根据债券久期理论,债券的久期越大,利率的变化对该债券价格的影响也越大,因此风险也越大。在降息时,久期大的债券上升幅度较大;在升息时,久期大的债券下跌的幅度也较大。因此,投资者在预期未来降息时,可选择久期大的债券;在预期未来升息时,可选择久期小的债券。我们以国债10年期收益率与2年期国债收益率为例,通过10年减去2年收益率差额作为国债收益率利差。
【沪深300指数】
中国股市易受政策预期影响。政策有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股价的短期涨跌易受投资者预期影响。其中货币政策,如加息、存款准备金率容易对市场短期趋势造成较大的影响。
【判断股市的先行指标—10年期国债与2年期国债收益率利差之间的逻辑】
数据来源:中国债券信息网,中债收益率曲线,选择“中国固定利率国债收益率曲线”,坐标类型x-y,日期选考察当日时间,点线比较为曲线对比(最多10条)。经过对2010年9月-11月每个交易日数据进行统计(摘取收益率曲线10年期对应数值和2年期对应数值),在excel中进行相减,可得出国债收益率利差曲线。
我们可以很明显的发现,今年9-11月份国债收益率曲线出现了2 波显著的上移。波的上移发生在9 至10 月份,这一阶段的特点是长端利率上移的幅度显著大于短端,即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上涨幅度大于2年期国债收益率上涨幅度。这体现了市场的通胀预期开始不断抬高,但是对于货币政策的预期变化相对较小。而这一阶段,也是股市的上升期,且推动股市该波上升的主要力量也是对于通胀和流动性泛滥的预期。
11月以后,债券市场收益率的第二波上移的特点发生了显著变化,短端收益率的上升幅度大大高于长端收益率,即2年期国债收益率上涨幅度大于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上涨幅度,使得整个收益率曲线快速平坦化。这一方面显示市场对于未来通胀的预期仍在提升,但更重要的是,对于未来利率走势和货币政策方向的判断也发生的重大的变化。
这显示市场对于未来央行进一步加息的预期大幅上升。而另一个间接作用就是使得央行通过发行央票回笼流动性的难度显著增加,从而只能更多的依赖提高银行准备金率的手段来进行货币总量调控。
【以历史为鉴】
以历史为鉴,自04年债券市场改革以来,国债收益率利差成为判断沪深300指数整体走势的较明显的先行指标,2007年12月国债收益率利差先大幅下跌,而股市受到短期乐观因素及其他原因形成一个双肩顶,随后出现下跌。在2009年,沪深300指数在盘整过程中,也是国债收益率利差首先领跌。相反,在2008年10月份以来国债收益率利差首先企稳反弹,预示机构判断流动性开始充裕,随后股市出现一波大的反弹。
注:此判断依据也与上述相同,可在中国债券信息网中通过中债收益率曲线进行日统计可得,或者可通过查找券商相应报告可得(如中金策略报告)。
【总结】
最后,我们认为由于目前A股市场容易受到投资者参与群体情绪影响,短期事件影响等,这会对沪深指数短期造成一定的困扰,而债券市场由于参与者为机构,判断会更为理性。股市长期变化看政策,中期看资金面,基础看业绩面。通过观察债券市场国债收益率利差变化,我们能更好揣摩政策预期的变化,市场资金面的变化,从而能有效判断股市整体趋势。
人大经济论坛版权所有 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