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教师之家与经管教育
4111 4
2007-02-03

大家都在抱怨中国的高等教育有各种各样的问题,觉得中国的教育和美国的差距很大。我在国内读本科和硕士的时候也有类似的抱怨,觉得怎么搞都不行了。其实,中国的教育应该是世界上比较成功的例子,这个问题很大,我将会慢慢来讨论这个问题,希望大家多提意见。

新中国成立才半个多世纪,高等教育能够发展到这样的水准已经是很成功的了。大家抱怨高等教育中的种种问题,实际上在美国也普遍存在,或者在过去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存在。我认为大家应该对中国的高等教育有信心,真正把握住问题的所在,才能解决问题。

大家普遍抱怨的问题集中在以下几点:

1. 学术腐败,论文抄袭现象严重,教师混的居多,学术垃圾成堆,想做研究的人也做不了。

2. 高考制度不合理,选拔制度也缺乏灵活性和公平性,不能随便换专业,不自由。

3. 高等教育扩大速度过快,造成很大的就业压力,学生学不得用,造成人才浪费。

4. 学费增长速度过快,超出普通家庭的承受能力,大学变成了商业性很重的组织。

那么这些难道仅仅是中国教育的问题吗?

1. 美国人就不抄论文吗?这是不可能的。恰恰是他们制定出这种论文的写作规范,就是要大量抄别人的文献和成果。Because you are nobody, you have to quote other famous people’s words to prove your point. 但是区别在于,美国人抄了要告诉你他在那里抄的,中国的问题是对别人的作品不尊重,抄了不说在哪里抄的。美国的名校对科研要求是比较高的,但是一般的学校也都是在“完成任务”,谁不是人?谁不想轻松一点?

2. 高考制度问题是另一个复杂的问题,根本上是一个经济问题和利益的分配问题。让什么人入学,怎么入学,发达国家也经过了很长时间的改革。中国的高考制度是死板的,美国的制度曾经也是很死板的。早期的学校只从一种叫拉丁文法学校(Latin Grammar School)的地方选拔人才,就相当于我们以前的私塾,学拉丁文等很不实用的东西,而且学制很长,也很贵,普通老百姓根本上不起。这只是一个例子。美国的高等教育经过了漫长的改革,也是因为美国政局一直比较稳定,没有战争,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大量增大高等教育的供给,才解决了选拔制度的某些问题。

3. 高等教育扩大过快造成就业压力,这个就更不是中国独有的问题了。美国也存在Over-education的问题,但这个问题应该是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的。这个在发展经济学里叫做“高等教育证书的替代过程”。在印度,东欧等国家这种现象也非常严重。有个波兰女孩就很不平地说:“我在波兰读了两个硕士还找不到工作,只能用旅游签证到美国来,然后在这里读ESLEnglish as Second language,其实她来了4年了,英语已经非常非常好了,为了保持签证在美国打工,只能不断得这样读下去。所以,这个问题的答案首先应该在发展经济学和制度经济学里去找,当然,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也是很有说服力的。

4. 美国的学费增长也超过了一般家庭的承受能力,这是美国教育研究的一个难点。美国人坚持市场经济,一般反对政府降低学校的收费,所以一般四年制的私立大学大部分美国家庭(尤其是黑人和拉美裔)根本不敢去考虑,他们一般选择两年制或者三年制的大学就读。具体情况可以参照我上传的美国教育部的研究报告:Mortgaging Our Future.

所以,中国的教育问题并不是那么严重,大家不要因为中国的经济不如美国,就扩大到中国的高等教育等什么都不如美国。美国人也很清楚,其实并不是因为美国的教育本身先进才吸引了世界各国的优秀人才,而是因为美国较高的生活水平,特别是美国非常好的福利制度让美国的社会比较“和谐”,才让他们有了吹牛的资本,这个问题也很复杂,还要放到以后进行讨论。

未完待续

89007.pdf
大小:(2.5 MB)

 马上下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7-2-3 08:39:00

我对该文有些观点认同,但对结论“中国的教育问题并不是那么严重”不敢认同——何以我们之大一国和总理在呼唤“大师”?

学术腐败、高考制度、就业压力、学费问题这些我们或许经过一段时间努力之后,解决一些或缓解一下这些问题——这些都只是表象。但根子在于“教育体制”和由这种“教育体制”下所形成的“痼疾”———教育界中的一股虚浮之风漫延,学校的官本位体系牢固,从下而上“对教育行政主管负责”已经尉然成风,很多高校的学术研究之风已荡然无存,以至于很多学者发出感叹,“偌大的校园竟然放不下一张桌子”……

以后再与楼主慢慢探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2-5 09:15:00

事实上,诺贝尔奖几乎被美国囊括了,这应该是中美之间的教育差异;从创新能力方面来说,美国的学生科技创新能力也确实优于我国;从发表的论文数量与质量来说,也是美国占据了大部。——虽然我们的高教在校学生数比他们要多。

当然,这其中有美国有一流的科学设备与实验室因素,有众多外藉学者在那儿无私“奉献”,但必须承认,美国学校教育中更注重调动人的潜力的因素,更注意建设一个适于学习与研究的生态环境。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1-2 02:55:13
楼主好贴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8 11:00:38
说的不错,有思考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