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2012-4-13 09:41:02
了解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4-13 10:40:41
继续等待连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4-13 11:02:56
2

应该说,并不是没有人想改变这种现状。其中有两位重量级的人物,获得了改变的机遇,也很努力的去做,但却看不到效果。一个是克林顿(1993-2000美国总统),一个是奥巴马(2009年起任美国总统)

克林顿上台以后,努力推动对富人增加税收的法案,但国会通不过。相反,国会通过了继续削减社会福利的法案,让克林顿签署。克林顿不签,国会就毙掉了他的ZF预算案作为报复,导致美国ZF关门歇业了一周。
到了1996年,国会又通过削减社会福利的法案让他签。

这一年是美国总统大选年,克林顿要谋求连任。如果克林顿再不签,国会就可能再给他的ZF“停电”,让他什么事儿也干不成。在这种情况下,他的连任竞选就可能失败。就像1976年的吉米·卡特总统一样——他是一个很积极的改革者,但什么改革措施到了国会都通不过,最后被评为“最差劲的美国总统”
所以,主张改善底层人民福利的总统,却签署了一个继续压缩福利开支的法案。

到了2009年,民主党人奥巴马上台。这是一个比克林顿更“左”的总统。
在当总统以前,奥巴马出了很多书,里面始终围绕一个主体:“美国的中产阶级为何消亡?”

所谓“中产阶级消亡”,就是中等收入的那部分人减少了,一小部分成了富豪,大部分沦为贫困。其实就是贫富差距扩大、社会两极分化的表现形式。

奥巴马就认为是ZF干预太少,社会福利削减太多,金融资本坐大等等。所以,他的竞选口号就是改革,特别是医疗制度改革和加强金融监管。

但是,奥巴马真的当上了总统,对自己主张的改革措施,却难以实现。

应该说,奥巴马当总统的时机是很好的,正好赶上金融危机,他可以因此而大力推动改革,让既得利益集团无话可说——因为他们把事情搞砸了,把美国经济推到了危险的境地。这有点像当年罗斯福总统上台时候的环境。

但是,我们再看前面的那则新闻报道:美国国会议员的财产在经济危机期间逆势上涨,成了这一段时期资产增加最快的社会群体。我们就可以理解,国会对经济改革,并不感冒。

奥巴马的医疗改革法案,一而再再而三的被国会毙掉。他的金融监管法案,刚开始提出的时候很严厉,有点恢复当年罗斯福“新政”的意思。但国会通不过。国会有一些议员说:你这是在搞“阶级斗争”,这个加强对金融行业监管的法案,就是让穷人对富人进行专政……给他扣上“社会主义者”的帽子。最后通过的东西,基本上就是没有什么实际意义的空洞条文。

在去年,美国民众发动“占领华尔街”运动的时候,奥巴马发表了声明,说他站在上街的民众这一边。

这条新闻啊,我个人看了,觉得很悲哀。

同一时期,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住斯蒂格利茨也上街,站在了美国民众这边。他上街去抗议,没什么问题。但奥巴马发表这个声明,就有很大的问题。

为什么?

因为他是美国总统,是全民授权的国家元首,掌握了巨大的权力。如果他站在上街的民众这边,那么他需要做的不是像斯蒂格利茨一样发表言论,而是立即行动起来,利用宪法赋予的权力来解决让民众上街的经济问题,改变造成这些经济问题的法律制度。

有新闻媒体评论说奥巴马这样的表态,是在“作秀”,是为了选举做宣传,并非出自真心。我看过奥巴马写的书,他内心应该是真的站在上街民众这一边的,即使是为自己做宣传,也是通过说真话来做宣传。

但是,他也只能说说而已。这就是美国政治制度的悲哀。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4-13 22:53:10
3 说到这里,我们可以对这次二战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危机做一个比较全面的概括了。美国是世界经济的领头羊,它出了大问题,全世界也就跟着出问题。

要理解美国的经济危机,从前面的分析,由浅入深,分别有了四个层面:

第一个层面,是金融投机的层面。就是说,把它看成一次投机过度造成的金融危机。这是最肤浅的层面。
从这个层面看,你看不出这次危机和2001年的新经济泡沫、1987年的股市崩盘、1970年代的滞涨、1960年的房地产泡沫有什么区别。你也不能理解,为什么ZF花了那么多钱去就那些金融机构,美国经济始终不能复苏,反而出现了美国人民要上街“占领华尔街”。

第二个层面,是从社会经济结构的层面,也就是过去一百年的基尼系数变动所表现的美国社会两极分化的严重程度。
从这个层面看,就可以知道这次危机和以前几次的不同之处。美国的底层民众已经非常穷困了,没钱消费了,用我们经常听到的话来说,就是“内需不足”。所以,社会生产力水平再高,生产出来的东西卖不出去,没有用。整个社会经济结构已经严重失衡了。现在美国的情况和1929-1932年这段时间非常相似,它光靠往金融体系里面扔钱,搞什么“量化扩张”,不可能让美国经济走出泥潭。调整经济结构比印钞票要慢得多,所以,眼下的美国经济,没有个十年二十年,不可能全面复苏,反而有很大的可能会继续恶化。

第三个层面,是从经济政策的层面,可以找到它基尼系数从1974年以来不断扩大的原因。
这个原因就是ZF放弃了自己的基本职能,大搞公共事业私有化,社会保障事业私有化,压缩社会福利开支,放松对金融投机的监管,而且还不停的给富人减税。
这种政策之下,劳动者和资本家之间的实际权利必然会出现失衡,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实际权利=法律权利+经济权利”,劳动者在经济权利上天然处于弱势的一方,ZF和法律不去保护他们,资本家手里掌握的经济破坏力就要去参与分配,就要不断压缩劳动者的生存空间,从他们应得的工资里面拿走一分,让他们自己掏钱买医疗保险等等。于是,贫富差距就不可逆转的扩大,整个社会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也即奥巴马在竞选总统以前呼吁的“美国的中产阶级正在消亡”。普通的工薪阶层从中等收入阶层一步一步被压入收入的底层。

第四个层面,是从政治制度的层面,可以找到美国ZF连续几十年不断推出有利于富人而不利于穷人的政策的原因。

因为这个ZF很大程度上被资本拉拢和腐蚀了,富豪阶层可以联合起来组成“政治行动委员会”公开的向立法者“行贿”,而且拥有了影响立法者地位的能力——可以打广告给他拉票,也可以花钱在媒体上抹黑他。国会成了保守派的政治阵地,建立了一个单向闸门:不管哪个党在国会占优势,哪个党的人当选总统,凡是不利于富人的政策就通不过,凡是不利于穷人的政策就很容易通过。
“一个人犯一次错误容易,难得的是犯一辈子错误”。美国ZF连续几十年,始终朝着保守派指引的方向前进,不是偶然的,而是必然的。

把这四个层面反过来一看,我们对这次经济危机的理解就通了:由于资本权力拉拢和腐蚀了政治权力,ZF不断出台政策,减少对劳动者权利的保护而增加对富豪阶层的保护,从而导致社会贫富差距不断扩大。在贫富差距突破1929年的纪录以后,投机泡沫暂时掩盖了问题,一旦它破灭,美国经济也就立刻陷入了1929年以后最严重的经济危机。

从这四个层面来看,我们也可以给出四个层次的解决方案:

第一个层次,往金融体系里面扔钱。这是保尔森的做法。这种做法能在极短的时间内稳定经济,制造危机已经过去的假象,但很快马上就会被更严重的危机所打破——因为这种政策会拉大贫富差距;

第二个层次,把往金融体系里面扔的钱,由ZF转移支付给底层人民。可以通过增加福利,或者“以工代赈”,ZF投资建设大型基础设施雇佣失业劳动者的方法来给他们发工资。这个层次是凯恩斯主义的层次,中国在2008年的4万亿,也是这个层次。这个做法比直接给金融体系里面扔钱要好得多,能够更好的促进经济增长。

但是,经济结构没有调整,这些钱扔出去,很快就要被原来那一套经济体制进行“再分配”。劳动者拿到了一次性的钱,花完了也就完了。医疗、教育、住房的价格依然高不可攀,劳动者的工资没两下又被大资本家和投资者给抢走了。像台湾地区在经济萧条的时候,给人民发放“消费券”,理由是刺激消费。这种消费券一次用完了怎么办?底层人民还是没有钱。

——光靠ZF给钱是不行的,还必须理顺整个分配结构,让经济体自身来给底层人民钱。这种钱,才是最实在最长久的。

第三个层次,就是彻底的改变整个经济分配格局。

就像罗斯福当年所做的:加强劳动者权利保护,打击金融投机,将自然垄断行业国有化或者半国有化,从自然垄断行业中取得ZF收入,通过对富人的收入征收累进的税收来弥补财政开支。这些从自然垄断行业里面取得的收入和对高收入者的征税,用来改善社会保障制度,加强对劳动者的转移支付,加强对小微企业的减税减负,恢复经济体系的活力。

这样,这一次严重的经济危机就可以得到缓解,经济体系就会恢复活力。贫富差距又会逐步缩小。
中国的贫富差距从2003年到2008年扩大的速度很快。但是,2008年新劳动法的推出、对农民的补贴大幅度提高、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开支大幅度增加、农村低保和医保的推广,以及提高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对中小企业结构性减税(这个还没有落实)、坚决遏制房地产投机等等。出现了农民工工资和农民收入大幅度上升,贫富差距没有继续扩大(如果没有4万亿,这几年中国的贫富差距几乎可以肯定会大幅度缩小),这个经济体总的来说还算健康。

这就回答了前面的那个“思考题”:为什么中国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沿海中小企业大规模倒闭的时候,推出《新劳动合同法》是正确的?
因为在经济危机中,劳动者的权利会变得更加脆弱,更容易遭受侵害。如果不加强保护,资方就更容易利用手中的破坏力来掠夺劳动者的合理收益。
越是经济危机,越要加强劳动者权利保护,以资本的出清来实现市场资源的优化配置,而不是像西方保守派经济学家鼓吹的那样:在经济衰退中,只有劳动力市场快速出清,才能实现市场复苏。大部分经济衰退不是劳动者造成的,也绝不该通过压缩他们的生存空间来实现经济复苏。

第四个层次,就是进行政治体制的大改革。

只要美国的这种“花钱买议员”的政治现实存在,既得利益阶层就总会很快反扑,经济结构调整的效果就难以长期维持。过不了多久,保守派的议员们又会找各种理由通过对富人减税、鼓励金融投机和压缩劳动者权利的法律。一次新的不可逆转的基尼系数增长大循环又会产生,直到下一次大危机的爆发……

这种改革应该怎么改,我们到最后才说,最后把中国的政治经济体制分析完了之后,把中美两国的政治体制各自的优点和缺点结合起来,才能找到结论。

不过,问题并非到此为止,分析经济危机的四个层面,还并非全部层面。在政治体制之下,还掩盖着一层更深的东西。

这个东西,叫做生产关系。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4-14 01:07:14
我用这样一张图,把前文对美国经济问题的分析做一总结,图中的曲线,正是美国过去100年来的基尼系数变动图。


美国2007年以来经济危机的历史背景和分析层次(点击可看大图)
分析经济危机的4个层次.jpg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4-14 14:13:19
顶楼主一个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4-23 22:28:41
不做评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1-5 20:39:44
《这个国家会好吗?中国崛起的经济学分析》已经出版,前期连载的部分比较散乱,未经整理。为了方便大家阅读,希望获得电子书的同学留下电子邮件地址,我会将在本版连载过的内容经过整理的PDF电子书发给大家。谢谢。
请大家尽量留QQ邮箱,因为我是用QQ邮箱的超大附件群发。非QQ邮箱下载超大附件有次数限制!这样非QQ邮箱发送我就需要多次上传附件,比较耽误时间,谢谢理解!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1-20 21:12:20
看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4-3 14:06:21
号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4-8 09:51:37
写的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16 22:19:23
第八元素 发表于 2013-1-5 20:39
《这个国家会好吗?中国崛起的经济学分析》已经出版,前期连载的部分比较散乱,未经整理。为了方便大家阅读 ...
您好,拜读了您的大作之后,我觉得您写的太好了,很有想法,很有新意,但论坛里太少了,希望您能把您的著作的电子书版发给我,让我有机会继续研读您的作品,非常感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9-18 23:00:55
第八元素 发表于 2013-1-5 20:39
《这个国家会好吗?中国崛起的经济学分析》已经出版,前期连载的部分比较散乱,未经整理。为了方便大家阅读 ...
版主你好,我是从你批驳红太阳升起来那篇文章追到这里的,十分想阅读《中国崛起的经济学分析》这本书,我的邮箱是32826769@qq.com,谢谢你!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2-4-2 14:19:40
mysurface@163.com   求PDF,谢谢老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2-4-2 14:20:38
mysurface@163.com  
谢谢老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2-5-20 23:12:07
感谢分享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4-1-4 09:24:55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