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cn.wsj.com/gb//20120326/tec122907.asp?source=whatnews2
在
欣欣向荣的中国南部城市深圳诞生的这台超级计算机被命名为“星云”(Nebulae),星云是产生恒星的气体云。这台机器代表着中国在技术上挑战美国和其他发达国家的雄心壮志,但同时也凸显出中国成就的局限。
过去两年,中国在开发超级计算机方面所取得的出人意料的进展引起了美国的焦虑。超级计算机是现代科学的大脑,也是经济发展的引擎,而美国一直是这一领域无可争议的领跑者。中国在计算方面取得的进步对于中国建造宇宙飞船和先进战斗机的能力,以及中国在遗传学上的日益增长的实力至关重要。根据俄亥俄州哥伦布市的巴特尔纪念研究所(Battelle Memorial Institute)的数据,中国在2010年超过日本,成为研发投资第二多的国家。尽管中国在研发方面的支出仍远远落后于美国,但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展。
但是仔细观察就会发现,中国的超级计算机项目并没有像许多人认为的那样,对美国在技术上的领先地位造成威胁。中国的研究人员说,如何使用超级计算机通常由当地ZF官员决定,而与突破性技术相比,当地ZF官员对当地发展项目更有兴趣。
中国的官员同时也没有弄清楚如何实施与美国或欧洲的标准接近的项目。中国的科学家缺乏资金和自由,难以研究没有ZF支持的技术,这样他们就可能落后于技术前沿。
结果就是,中国的超级计算机工程没有产生能够创造新产业的技术突破。相反,ZF部署这些工程的目的仅仅是是帮助国家追上欧美,无论是在医疗保健领域、汽车设计还是航空领域。这对于经济发展至关重要,但是也提醒人们,中国仍然是发展中国家,其主要目标仍然是缩小同更富裕国家在经济和技术上的差距。
从事中国高级电脑项目开发工作长达数十年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研究员钱德沛说,我们的战略从来不是引领,而是跟随。因为这是经济效率最高的发展方式。
俄勒冈大学(University of Oregon)中国科学政策专家萨特梅尔(Richard Suttmeier)说,中国还没有弄清楚开拓新技术的正确方法,部分原因是研究人员的待遇取决于他们发表学术论文的数量,而不是他们工作的质量和创新。